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儘管三星在2奈米製程與台積電相比,良率仍有20-30個百分點的差距,但也正逐步找到改進的空間。三星內部預計2奈米製程的需求將至少持續3到4年,並計劃透過穩定發熱量和晶片性能來鞏固內部穩定性,避免重蹈3奈米製程的覆轍。
由於晶片先進製程過度集中委交台積電,全球大型科技公司也開始選擇三星作為其第二供應商。這不僅是因為台積電先進製程的製造成本被高估,而且由於產能限制,可能難以按照客戶的發佈時間表供應產品。
三星趁機改善技術製程,搶佔2奈米製程的「牛棚」區。事實上,據悉三星正在與輝達、高通以及美國電動車公司合作,評估2奈米製程的量產。
蘋果、超微和輝達等大客戶正在向台積電大量下單,但三星正準備在明年之前優先考慮良率和成本效益,以應對長期競爭。
據業內人士22日透露,三星電子正以超出預期的速度改進2奈米製程的晶片發熱量和性能。儘管與台積電相比,良率仍有20-30個百分點的差距,但據稱其表現優於管理層最初的保守預測。
三星電子晶圓代工業務部門的一位官員解釋說:「如果說在追求3奈米和4奈米全球首發的過程中存在『過度風險』的情況,那麼現在的基調是謹慎地提高製程完善度,即使比台積電晚一些也會盡快推出」;「這是因為2奈米製程很可能在未來3-4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成為移動、計算等領域的重頭戲。」
目前,三星電子正在其平澤園區及其他地點建造2奈米製程生產線。原定於2027年實現的1.4奈米製程量產已延後至2029年,致力於提高2奈米製程的良率。
三星電子在技術穩定性方面被認為具有相對優勢,因為3奈米製程所使用的環繞閘極(GAA)電晶體技術可以應用於2奈米製程的量產。GAA是一項關鍵技術,它能夠克服精細過程的局限性,並透過最大限度地減少漏電流來製造高性能半導體。
事實上,三星電子代工部門瞄準的高通、聯發科等行動應用處理器(AP)廠商並不急於引進2奈米製程。這是因為2奈米晶圓的價格過高,且穩定性尚未得到保障。
此外,業界人士表示,現有3奈米製程的改良版在性能上與2奈米晶片並無太大差異,因此他們暫時不急於引入2奈米製程。
關鍵在於三星電子和台積電將於今年下半年量產的2奈米行動應用處理器(AP)的效能和良率。台積電計畫在今年下半年陸續量產供應給蘋果的2奈米行動應用處理器,明年再量產供應給高通、輝達、超微等廠商的AP。預計產能將達到每月9萬片。三星電子計畫在今年下半年量產Exynos 2600的同時,穩定良率和晶片效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