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韓媒踢爆中國華為掌控20座晶片廠 取名刻意掩人耳目

2025/05/15 16:48

韓媒披露,華為積極打造半導體製造版圖。(路透資料照)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韓媒披露,中國科技巨頭華為至少營運 11 家半導體廠,若加上專門用於研發的晶圓廠,該集團掌控多達 20 座半導體廠。而且,華為選擇用不直接相關公司名稱經營晶圓廠,就是要讓外界看起來與華為沒有關係,以祕密建立半導體生態系統。

《TheElec》報導,華為掌控的晶圓廠生產記憶體、邏輯晶片,其中一些是晶圓代工廠,這將使華為成為一家IDM(垂直整合製造商),又或者成為一家既能設計又能製造晶片的半導體企業。

華為直接或間接掌控半導體企業分布中國多城市,如青島芯恩集成電路 (Qingdao SiEn)、東莞光茂科技 (DGGMT)、深圳鵬芯旭技術(PXW)、深圳鵬芯微集成電路(PST)、深圳昇微旭技術(SWX)、晉鴻科技(PJHT)、福建晉華科技 (JHICC)。

這些半導體企業大都有中國官方色彩,其中,青島芯恩集成電路股權隸屬青島市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旗下國有企業,東莞光茂科技股權隸屬東莞市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至於深圳鵬芯微集成電路、鵬芯旭技術、昇微旭技術等企業的股權,由深圳市重大產業投資集團 100% 持有,業界則普遍認為這些晶圓廠的實際掌控者就是華為,員工間也流傳華為經營說法。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選擇用不直接相關公司名稱經營晶圓廠,就是要讓外界看起來與華為沒有關係,以祕密建立半導體生態系統。這些公司甚至會因投資和股權結構變化,改變公司名稱。

這些企業旗下 11 座晶圓廠,至少5座能生產 7 奈米以下製程,包括青島芯恩、東莞光茂科技、深圳鵬芯微、鵬芯旭技術、昇微旭技術等。5座先進製程晶圓廠,深圳鵬芯旭規模最大,由華為高層創立,青島芯恩則由創立中芯國際的張汝京創立。

除了晶圓廠,華為也設立大規模研發中心,8家機構有10座研發中心。這些研發中心規模龐大,部分可能具備生產晶片的能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