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漫步金融風雲〉匯率的理性與感性

2018/07/23 06:00

麥當勞的大麥克漢堡售價,常被用來評估兩國之間的匯率是否合理。(法新社)

林睿奇

曾幾何時,一些分析員預測台幣將會繼續升值,正當美金兌換台幣處於30以下並被視為常態之時,眾人好不容易配好的眼鏡又摔破一地。隨著近期台幣貶值超過30,分析預測又轉為看貶,令人感慨這年頭的分析員真是好當,貨幣升值時就繼續看升,貶值趨勢形成後就趕緊看貶。然而,在驚覺貨幣具有理性與感性兩個面向之後,或許對於此一現象便能釋懷!

兩國物價指數 判斷匯率合理價位

匯率代表兩國貨幣之間的兌換比例。理性上來看,當兩國生產一模一樣的商品時,若不考慮生產成本或是貿易障礙等因素,合理的匯率便來自於商品訂價上的連結,而這裡所指的就是一種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的理論。在1986年,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推出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也就是以購買力平價來評估兩國之間的匯率是否合理。舉例來說,假設一個大麥克漢堡在台灣賣台幣30元,而在美國則賣一塊美金,如此一來,合理的美金兌換台幣的匯率應為30,但如果市場上交易的匯率是29,則台幣匯率便被高估,照理來說,未來趨勢應該會是走貶。雖說如此,但是任何國家不會只有生產大麥克漢堡而已,也不可能讓漢堡的價格決定兩國之間的匯率,所以從務實的層面來看,如要判斷匯率的合理價位時,可由兩國的物價指數來分析。當甲國的物價指數相對比乙國上漲更多的時候,基於購買力平價的理論來看,甲國貨幣的匯率應該走貶,如同今年阿根廷和土耳其發生雙位數的惡性通膨,結果就造成兩國貨幣接連大貶。

匯率升貶走勢 宛如畫作價格一樣

弔詭的是,基本面的「理性」不一定能夠決定匯率的走勢,就像美國去年升息3次,理應吸引資金流入並使美金升值,但是衡量美金強弱的美匯指數卻在去年大跌一成左右,沒有歷經升息的台幣也猛升約8%。美國去年貿易逆差相較前年高出約12%,這方面的數據則為美金貶值提供了一個好理由,但2018年以來,美國的貿易逆差仍然不斷攀升,美金卻是轉貶為升,過去的好理由如今突然不成理由。這不禁令人納悶,匯率的走勢是否可用理性來預測,當判斷錯誤的時候,是否又該反省思慮不周。然而,真實的情況應是了解貨幣不僅只有理性的一面,還有「感性」的另一面,也就是容易受到情緒影響的層面。匯率的升貶有時就像藝術品價格的高低一樣。走進拍賣會,當趙無極的畫作展現在眼前之時,眾人內心想的是價值,想的是供需,但最後的價格卻會受到場內氣氛的影響。當拍賣官玩弄手腕,誘使買家相繼競價之後,畫作的成交價必然含有不少情緒上的成分。

考量理性感性 更能掌握匯率趨勢

今年以來,對於匯率市場來說,影響最大的情緒因素便是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講得精確一點,就是美中之間的貿易戰。當國家利益、產業戰略、選舉考量、經濟與金融市場的反應等等眾多因素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沒人能夠對於貿易戰的結果做出準確的預測。在擔心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美元便是最好的避險貨幣。搭配美國升息、經濟成長強勁等基本面題材,資金進一步從新興市場湧向美國,此舉又觸動了其他貨幣貶值的恐懼。價格不一定反映價值,匯率的走勢也不一定要回歸合理。外匯分析員難以同時具備金融知識、政治敏感度以及心理分析等各項專長,所以匯率預測的失準也就不足為奇。然而,如果能將分析員的理性評估與匯率的感性因素多加考量,必能充分了解匯率變動的原因,甚至更能掌握匯率的趨勢。

(作者為財經作家,曾任美林私人銀行首席副總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