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英若硬脫歐 銀行業恐逃往紐約

2016/10/31 06:00

英國若走向「硬脫歐」,徹底脫離歐盟和歐洲單一市場,很可能促使銀行業逃往3500英里以外的紐約。(路透)

編譯楊芙宜/特譯

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雙方明年3月底前啟動的談判如果走向「硬脫歐(hard Brexit)」,徹底脫離歐盟和歐洲單一市場、回歸WTO(世界貿易組織)規範及原則來和歐盟打交道,很可能促使銀行業出逃倫敦金融中心,彭博新聞引述專家分析,這種情況下的最終贏家恐怕不是歐洲城市,反而是3500英里以外的紐約。

替代機制 不夠好

英國貿易部政務次長兼任金融服務特使嘉尼爾(Mark Garnier)近日接受彭博新聞訪問時表示,在英國離開歐盟之後,倫敦的銀行業者和保險公司很可能無法持續取得可在歐盟各地銷售服務的「護照通行權」,而目前所提的類似替代性機制對銀行來說可能會「不夠好」。

金融業正積極應對英國脫歐可能帶來的風險,全球投資銀行如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面臨的損失最大,由於離開倫敦來經營歐洲業務,無法像其他歐洲同業如法國興業銀行、德意志銀行等一樣具有歐陸連結管道和網絡。一旦梅伊首相的脫歐談判團隊無法確保達成相關協議、繼續讓金融業者可在倫敦為歐洲客戶提供服務,業者就準備把員工撤離英國。

英國銀行業公會(BBA)執行長布朗(Anthony Browne)警告,大型銀行機構由於擔憂脫歐的衝擊,打算明年初按下「重新安置按鈕」,2017年首季就開始外移,小型銀行則計畫在今年耶誕節前就開始遷移海外的作業。

紐約市場 深度夠

在金融業主管和政治人物眼中,一旦倫敦受脫歐衝擊,相較於法蘭克福或巴黎等歐洲金融中心,紐約其實更吸引銀行從業人員進駐。專家認為,紐約不僅市場深度夠,在專業或監管方面的條件都較競爭對手更優;而歐陸或許能贏得部分銀行業營運需求,以滿足地區性法規、確保能在差距小的時區內進入市場交易,但更多銀行業者最終可能跨越大西洋,外移到可以滿足各種不同金融交易需求的城市。

保險交易市場倫敦勞合社(Lloyd’s of London)董事長尼爾森(John Nelson)表示,歐盟範圍內絕對沒有一個城市可以扮演倫敦這樣的角色,包括具備足夠的金融設施和監管基礎,尤其是資本市場,「世界上只有一個城市可以(扮演倫敦),那就是紐約。」英國智庫Z/Yen集團全球金融中心評比調查,今年倫敦排第1,紐約第2,法蘭克福第19,巴黎第29。

對許多全球投資銀行來說,倫敦是他們的第2大總部所在地,如果當地金融中心的規模利基縮減、銀行業必須把負責不同業務的人力移到歐陸市場,金融業可能考慮乾脆進一步縮小倫敦營運,甚至把員工安排到不同時區工作,包括以全球範圍的併購諮商、交易、後勤技術和財務等工作在內。

商品交易 恐外逃

倫敦在金融衍生性商品交易方面的結算業務,也可能受到銀行業外逃所衝擊。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ondon Stock Exchange Group)執行長羅睿鐸(Xavier Rolet)坦言,如果英國脫歐讓倫敦喪失歐元計價金融衍生性商品交易結算的能力,整個結算業務恐會外移至另一個唯一具有結算全球17種主要貨幣的城市—紐約。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執行長高曼(James Gorman)表示,「英國脫歐的最大贏家將會是紐約和美國」,外界將看到更多企業搬到紐約。其實,據一位資深銀行主管透露,檯面下銀行業早已開始默默調動英國的人力,包含華爾街一家跨國大銀行在內,最後可能把許多非必要人力移出歐洲,併入美國或亞洲的營運據點。

這位金融界老兵表示,紐約現在主要為美元計價證券交易的中心,未來還可能吸引過去一向以倫敦為基地的宏觀交易業務(macro trading,指運用世界各地經濟成長、通膨、財金政策等趨勢,來從事外匯、債券等資產交易)。

不過,倫敦銀行業者若要整個業務轉移到美國東岸營運,也面臨到一些限制。除了文化和習慣的不同外,最大問題在於必須位在歐洲經濟區(EEA)內,才能向歐盟逾4.5億公民銷售商品和服務。時差也是一項挑戰,歐洲證券市場開盤時間為美國東岸凌晨3點,而紐約收盤時倫敦已經是晚上9點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