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有關中美貿易戰的一些想法

2018/04/09 06:00

中美此次過招,還有妥協的空間與時間,只是勝利者雖不一定能拿到想要的戰果,貿易戰依然會有表面上的贏家及輸家。(美聯社資料照)

◎歐陽書劍

貿易本就是跨國商戰的主戰場,即使已經有世界貿易組織與國際似乎認同的規則,但從過去以國家力量直接占領海外市場,到如今以各種手段搶奪占有率,各國爾虞我詐的過招從未停止;現在所謂的「貿易戰」,比較像是國家在現有的戰場上改變戰略,試圖扭轉勝負的趨勢。因為,貿易的戰爭,本就一直存在。

在戰場上,弱者或棄甲曳兵、或選擇性退卻,強者或蠶食、或鯨吞,步步進逼,實力呈現在局勢的現狀上;各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結構圖,並非在一日間劃出來,交易是由買賣雙方一起達成,交易人應該都滿意才能成交,因此版圖的形成,理論上是向著有利於雙方的方向慢慢推進。

中美貿易的現狀是中國去年出口商品五千億美元至美國,而美國僅輸出一千多億美元至中國,即使計入服務業貿易,雙方進出口的差距依然懸殊;在國際貿易理論中,形成這樣的結構有不少原因可以解釋,但在雙方各取所需的過程中,個別參與人應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回報。

參與交易的個體受益,但國家在計算貿易的整體利弊得失時,卻不一定滿意,就像美國總統川普所認為的,進口的減少或出口的增加都能帶動國內就業;不過,那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才會發生,若美國經濟成長因為貿易對手國的反制下滑,國內整體消費下降,不一定有利於國內就業。更受自由貿易擁護者質疑的是,限制進口或提高關稅,將會使產品價格上升,不利於廣大消費者,全體福祉下降,而且生產要素必須移轉到相對沒有效率的地方。

假設國際市場的現狀是依循個體的經濟利益自然移動之結果,那麼只要試圖改變,就一定會傷害到某些人,且一國只要實施貿易制裁,都將自損,這其實也不應是一個問題,因為如果能夠只損對手,但完全有利於己,則任何政府在半夜也會發佈聲明開始適用,不會到了逼不得已的時候才出手,且需經許多步驟才實施。

貿易本就是戰爭、「貿易戰」一定也會造成自身的損失,這是操作政策的人,心中早應具有的觀念。想要挑起爭端以扭轉貿易勝負的趨勢時,首先當然已經盤點好可以利用的工具,並已評估傷害的大小。川普應早就瞭解到在中國反擊後,美國短期損失的在所難免;而中國的倉促回應,假設不是為了面子之爭,就是想要迅速以戰止戰。

就執政者而言,損益不僅止於經濟面,政治及社會面等也都應計算在內,這應是中國反應快的原因。當美國公布提高中國五百億美元商品關稅的清單,中國也要對相同金額的美國進口商品增稅,但美國若在揚言再祭出千億美元的增稅清單後,繼續往上加碼,則中國不可能持續跟進,因為受限於自美進口的金額總共就只有一千三百多億美元。

那麼中國會如何回應?之前已揚言鎖定川普的票倉進行報復,之後可以針對川普的金主重點還擊,甚至限制服務業貿易、人員流動,或是採取政治性手段等,只是反應愈快,將曝露愈多自己的戰術與想法,若貿易戰最後休兵,則中國對中美局勢的判斷與決策,將成攤開在國際間的常識,而美國在過程中卻只要一直聲稱將加碼課徵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

在金融市場上,高掛的賣單經常不會成交,中美此次過招,還有妥協的空間與時間,且在加碼增稅的過程中,也會有需求與供給的移轉效果減少傷害;只是勝利者雖不一定能拿到想要的戰果,貿易戰依然會有表面上的贏家及輸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