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曾被外界批評AI落後的Google,現今靠著Gemini 3、TPU與 Google Cloud,正在構成一條完整「Google AI 生態鏈」,再加上「股神」巴菲特在謝幕前重押Alphabet,讓市場不禁聯想,這會不會是2016年「蘋果超級牛市」的翻版,只是這次主角換成了Google?
據報導,「股神」巴菲特曾聲稱從不買科技股,但在2016年卻為蘋果打破慣例,大手買入蘋果股票。這個令人意外的舉動,卻可能成為巴菲特一生人中的最佳投資,當時巴郡從蘋果投資中,帳面收益已賺逾1200億美元(約新台幣3.7兆元)。
2025年巴菲特在持續減持蘋果股票的同時,悄然把數十億美元籌碼推向了Google母公司Alphabet。分析師指出,巴菲特將「科技時代核心籌碼」從蘋果的消費電子生態系統逐漸交棒給「GoogleAI生態鏈」。
據報導,Google正以獨創GeminiAI生態、雲計算服務以及自研TPU AI算力晶片等核心技術環節構築起「自家AI生態鏈」。種種跡象表明,市場對Google專用人工智慧晶片的需求正在上升,這是為數不多的能夠替代輝達主導地位晶片的可行方案之一。
Counterpoint Research聯合創始人尼爾·沙阿表示,Google是人工智慧競賽中的一匹黑馬,它就像一頭沉睡的巨獸,如今已完全甦醒。
外媒指出,外傳Meta正在洽談使用Google晶片,這一消息再次推動Alphabet的股價上漲。自10月中旬以來,Alphabet市值已成長近1兆美元,這得益於巴菲特在第3季斥資49億美元(約新台幣1536.2億元)購入Alphabet股份,以及華爾街對其人工智慧業務的普遍熱情。
專家指出,今日的Google幾乎把AI產業的整套「套餐」都包了下來。它有自己的大模型Gemini 3,以及在工程圈爆紅的多模態AI應用,還有唯一能跟輝達抗衡的TPU晶片與算力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還擁有全球前三的 Google Cloud,以及YouTube、搜尋、廣告這些適合AI的流量入口,從晶片、網路、模型、雲端到最終的應用與變現方式,Google幾乎每一段都自己掌握,其部分優勢就是源自於自身的經濟實力。
據報導,AI新創 Anthropic已簽下最多可達100萬顆TPU的長約,規模上看數百億美元。Meta也傳出計畫自2027年起,在自家龐大資料中心大舉採用 Google TPU。此外,Salesforce執行長Marc Benioff也表示,將棄用OpenAI模型,轉向使用 Gemini 3。
在「Google AI 鏈」的上游,有博通、台積電等幫忙代工與設計TPU與相關ASIC,中游有戴爾、鴻海等伺服器與基礎設施夥伴,下游則是 MongoDB、Snowflake、各式ISV和SaaS,在Google Cloud和Vertex AI上構建垂直解決方案。
簡單來說,Google用自研算力與雲端平台當中樞,向上連到晶片、伺服器、電力與網路,向下接往資料庫、企業工具與終端應用,形成一條完整而且正在快速擴張的價值鏈。
自10月中旬以來,Alphabet股價已上漲約35%、市值增加近1兆美元(約新台幣31.35兆元)。週二Alphabet市值達3.9兆美元(約新台幣122.2兆元)、正逼近4兆美元(約新台幣125.4兆元)關卡,距離市值4.32兆美元(約新台幣135.4兆元)的AI一哥輝達,只剩約4200億美元(約新台幣13.1兆元)的差距。
與此同時,作為「Google 生態參與者」的博通、台積電、Lumentum、聯發科等股票也跟著這波敘事一起衝高。分析師指出,資本市場對於「Google AI」新主線的態度,從Alphabet股價就可看得一清二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