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Line Pay與一卡通將在今年底正式分家,明年1月1日起,通訊軟體LINE的錢包中,就看不到「iPASS MONEY」的選項了,一卡通提供的各項生活繳費、儲值、提領、好友轉帳、付款,都得轉移至一卡通全新「iPASS MONEY APP 」才能運作,不過,分家倒數1個半月,一卡通700萬電支用戶,僅有260萬下載,讓不少股東頗有微詞,擔心明年正式拆夥後,目前每月約40億元的代收付金額恐「雪崩式」下滑。
Line Pay與一卡通2018年起聯手提供服務,一卡通開始依附在LINE生態圈,讓用戶無痛使用生活繳費、儲值、提領、好友轉帳與付款,也共享Line Pay遍布全台、高達63萬的支付據點。不過,自2026年1月1日起,一卡通的電支服務須轉移至「iPASS MONEY APP 」執行,支付據點也將與Line Pay切割,少了LINE生態圈的加持,一卡通的所有電支業務都得「靠自己」。
最直接的衝擊,就是目前在LINE與好友聊天時,就可進行的「手機轉帳」,明年得轉至「iPASS MONEY APP 」執行,且與對方首次轉帳時,必須先向好友「發送邀請」,待對方接受,而且同時也下載了「iPASS MONEY APP 」,才可接受款項,多了2道手續,其方便性將取決於下載「iPASS MONEY APP 」的用戶數量。
其次,原本Line Pay、一卡通和店家簽訂的「三方合約」,在Line Pay成立電支子公司後,必須進行換約。電支業者觀察,屬於強勢品牌的Line Pay,原本拓展通路的態度就較一卡通積極,也導致一卡通在與店家換約受阻,因為多數店家已選擇動作更快的Line Pay,認為一卡通的換約「沒必要」,衝擊收單業務。所幸有財金公司推動TWQR,讓「iPASS MONEY APP 」的用戶,明年起不至於支付通路銳減。
部分一卡通的股東對此頗有微詞,認為在2021年底LINE Pay宣布退股一卡通後,「分家自立」就是必然的結果,有3年多的時間準備,卻到了火燒眉毛,才發現APP下載進度不如預期、支付通路換約受阻,擔憂明年正式拆夥後,代收付金額恐將「腰斬」、甚至「雪崩式」下滑。
不過,也有股東、電支同業認為無需太過悲觀,認為目前的電支環境,與2018年LINE Pay與一卡通聯手推出電支服務時「大不同」,國人已經非常習慣利用各個電支APP轉帳,一卡通這些年積極拓展「一卡通iPASS MONEY生活繳費」,目前繳費項目多達8000多項,包括移工匯兌、醫指付、長照費用、社區管理費及全台停車費,甚至是嘉義縣、屏東、金門的「獨家收費」,都是其他電支業者無法提供,只能在「iPASS MONEY APP 」上執行,預期明年1月將出現龐大的 App下載潮。
相關新聞請見
Line Pay一卡通分家》電子支付大魔王登場 全支付只能爭第二?
Line Pay一卡通分家》LINE Pay可以轉帳了 「連加支付」代號「387 」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