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科技資深記者、半導體業專家林宏文在英文版新書發布會上表示,台灣轉型為「晶片島」,是富有遠見的領導力、戰略規劃和不懈創新的證明。在書中,他對全球領先的晶片代工廠商台積電自1987年成立以來的密切觀察,揭示了台積電成功背後的故事。
林宏文周六(25日)在台北舉行的《晶片冠軍:台積電和台灣的勝利》(Chip Champion: The Triumph of TSMC and Taiwan)英文版新書發布會上發表上述言論。林宏文與台積電前副發言人孫又文 (Elizabeth Sun,曾被魏哲家稱作「台積電門面」) 和Alpha Ring International主席Peter Kurz(台灣先生谷月涵)一起出席了周六的活動。
根據Focus Taiwan報導,林宏文表示,美國總統川普聲稱台灣「奪走了我們100%的晶片業務,這是錯誤的」;他說:「台灣為美國人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並為蘋果、輝達和博通等許多美國公司生產價格合理、高效的晶片,使他們的產品能夠銷往世界各地。」
林補充說,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的雄心壯志是讓台灣公司在當地生產美國一半的晶片,但「在10年內」實現這一目標將非常困難,人才和文化是兩大主要挑戰。
林表示,為了振興國內晶片製造業,美國「需要與日本、韓國,尤其是台灣等亞洲盟友合作」,這些盟友分別在設備、材料、記憶體和晶圓代工方面擁有優勢。
儘管近年來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加劇,台積電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關注,但林宏文在中文版中指出,他的目標是揭示台積電成功的關鍵,而這些關鍵長期以來一直被忽視。他在英文前言中寫道:「在我看來,台灣轉型為晶片島,是富有遠見的領導力、戰略規劃和不懈創新的證明。」
孫又文6年前從台積電退休,她表示,這本書「很有趣」,而且「很多方面都很準確」,尤其是林宏文將台積電的成功歸功於政府的支持、創始人張忠謀的領導以及員工的貢獻。
然而,孫又文表示,她希望媒體不要再「把公司辛勤工作的員工描述成願意出賣肝臟來謀生的人」,並表示,這種描述「非常不尊重」,因為員工們工作時「充滿成就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孫又文表示,台積電是一個學習型組織,從錯誤中學習,以防止錯誤再次發生。 「當問題發生時,人們不會互相指責,而是找到根本原因,解決問題,確保不再發生。這就是台積電的文化」,她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