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隨著華為18日正式宣佈,以其自行研發的高頻寬記憶體(HBM)推出人工智慧(AI)晶片,韓媒BusinessKorea與韓國先驅報指出,中國半導體的自主努力似已達到轉折點,並已縮小與三星及SK海力士在HBM領域的差距,升高韓企的壓力。
華為副董事長兼輪值董事長徐直軍18日在「全聯接大會2025」上強調,未來3年,該公司規劃的多款昇騰晶片都將採用華為自己研發的HBM,他說,每1年將推出1款新晶片,而每款晶片算力倍增。
他指出,「基於中國可獲得的晶片製造工藝,華為努力打造『超節點+集群』算力解決方案,來滿足持續增長的算力需求」。
BusinessKorea報導,在美中首次貿易戰中因美國出口管制,險些倒閉的華為,如今正成為中國半導體自主努力的帶頭先鋒。華為首度公佈3年AI發展藍圖,無疑是向主導AI晶片市場的輝達發出挑戰。
在此之前,華為HBM的採購遭遇美國管制瓶頸,致使其在AI晶片的生產和供應陷入困境。眾所周知,華為最新款昇騰910C所採用的HBM是在出口管制升高前,向三星電子等外國公司採購的較舊款產品。
韓國先驅報報導,不過中國半導體自主化的努力已見成效。中國最重要的DRAM供應商長鑫存儲準備明年量產第4代高頻寬記憶體HBM3,雖然其技術落後三星與SK海力士當前的產品,尤其是輝達旗艦AI晶片所採用的HBM3E系列,但技術差距正以比預期還快的速度縮小。
業界專家警告,如果該趨勢持續,韓國記憶體製造商的領先優勢或將遭侵蝕。
半導體研究機構SemiAnalysis亦指出,長鑫的技術僅落後SK海力士、三星與美光幾年,儘管其目前的HBM出貨量不高,但若透過挖角與加大自主研發,並經第三方取得關鍵設備,比如從日本供應商採購矽穿孔(TSV)等生產HBM的關鍵先進設備,將迎頭追趕對手企業。
該分析指出,如果長鑫持續囤積關鍵設備,並大幅提高良率,長鑫有望2026年就量產HBM3E。該報告說,長鑫一直被預期將列入美國政府的實體清單,但最終竟落空,雖然HBM是美國政府近年管制措施的重點項目,但拜登政府未能將中國HBM領導企業納入管制名單,川普政府需立即解決這項失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