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貴族水果引發搶種 王子變乞丐

2025/09/17 07:03

葡萄界愛馬仕的「晴王麝香葡萄」過去深受歡迎,如今正迅速失去其市場地位。(示意圖,彭博)葡萄界愛馬仕的「晴王麝香葡萄」過去深受歡迎,如今正迅速失去其市場地位。(示意圖,彭博)

晴王麝香葡萄價格5年跌一半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法新社》於9月6日報導,曾被譽為葡萄界愛馬仕的「晴王麝香葡萄」(Shine Muscat)過去深受歡迎,在中國富裕階層中也極受喜愛,然而,如今正迅速失去其市場地位。報導指出,晴王麝香葡萄價格已跌至5年前的一半以上,韓國國內農民面臨連成本都難以覆蓋的困境。

根據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aT)統計證實,截至2025年9月1日,晴天麝香葡萄(L號、2公斤)的零售價為2萬1049韓元(約台幣463元),較去年下降12.4%,較均價大跌41.1%。2020年9月,同等標準的價格達4萬7860韓元(約台幣1053元),短短5年內狂跌56%。韓國葡萄協會慶尚北道支部會長金熙洙(音譯)感嘆,現在連生產成本都無法收回。

報導指出,造成這種情況的最大原因是「供應過剩」。根據韓國農村經濟研究院資料,晴天麝香葡萄在葡萄種植面積中的占比,從2017年的4%,快速增加到2020年的22%,2022年更達到41%。由於栽培容易且保存性高,新農戶紛紛投入種植,結果市場供過於求。

此外,葡萄品質也明顯下降。為追求高價而提前採收或過度栽培,導至市場上的葡萄甜度不足。韓國農村振興廳研究員盧正浩(音譯)指出「原本每串適宜重量為500至600克,但現在有些栽培到800克甚至超過1公斤。外觀雖然整齊,但甜度不足,降低了消費者評價。」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晴王麝香葡萄在中國的市占也持續減弱。2020年,出口中國的葡萄中,晴天麝香葡萄占比超過9成,總量達422.6噸;到2024年降至103.3噸,截至2025年8月底僅剩38噸。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富裕階層的興趣已轉向其他品種或其他國家的水果。

曾幾何時,麝香葡萄是高端水果市場的明星。顆粒飽滿、香氣濃郁的它,成為消費者心中「夏秋必備」的水果,也讓果農一度嘗到高價利潤。然而,隨著市場供應增加、品質問題頻出、逐年降價,麝香葡萄似乎逐漸失去昔日風光。

在盛期,麝香葡萄禮盒成為日本節日和贈禮市場的熱門商品,果農收入穩定且增長快速。(示意圖,彭博)在盛期,麝香葡萄禮盒成為日本節日和贈禮市場的熱門商品,果農收入穩定且增長快速。(示意圖,彭博)

麝香葡萄初問世 定位高端

麝香葡萄(Muscat Grapes)以濃郁果香著稱。其特徵包括果粒晶瑩剔透,色澤偏黃或綠色,香氣濃郁,甜而不膩,並且果肉細膩多汁,口感層次豐富。麝香葡萄也譯作玫瑰香葡萄,是用來釀酒的葡萄的某一大家族,底下分出許多葡萄品種,但除了釀酒,也很適合生食,在全球範圍廣泛種植,3大產地是日本、韓國以及祕魯。

在台灣,一般人提到的麝香葡萄,多半指的是來自日本的高級品種。日本擁有多種高價葡萄品種,例如台灣熟知的巨峰葡萄也源自日本。麝香葡萄被譽為葡萄中的貴族,經過精心的育種與選拔,不僅散發出獨特清爽的香氣,而且無籽、可連皮食用,非常方便。

如今日本麝香葡萄的種源已引進台灣、中國與韓國,依產地與種源差異而有不同產季,但以日本最常見的產地山梨、長野、岡山3縣。其中最高等級的就屬晴王麝香葡萄(Shine Muscat),被譽為「葡萄中的精品」,其有翡翠寶石般美麗的外觀,果實特別大顆,每顆果實需達到15克以上、甜度要高於18度。消費者對其鮮美口感和高端形象追捧有加,使晴王成為日本麝香葡萄市場的新標杆。

在盛期,麝香葡萄禮盒成為日本節日和贈禮市場的熱門商品,果農收入穩定且增長快速。麝香葡萄的高端定位吸引高檔百貨、超市與禮品市場,而品質的穩定性和香氣是主要賣點。2010年代初,麝香葡萄的出口量年增長率達15%至20%。麝香葡萄不僅在日本國內熱銷,也出口至亞洲其他國家,其高端定位使價格長期高於普通葡萄數倍。

2000年代至2015年間,日本麝香葡萄種植面積迅速擴張。例如,岡山縣和山梨縣的麝香葡萄種植面積由數百公頃增加到數千公頃,產量和價格雙雙上升。晴王麝香葡萄供應量逐年增長,但高端定位維持了市場價格,農戶也通過調整種植技術和管理方式來滿足市場需求。

於香港市場販售的麝香葡萄,中國和韓國從日本引進了陽光麝香葡萄的幼苗,然後將其嫁接到當地的葡萄藤上,培育出外觀和口感幾乎一樣美味的果實。(資料照,法新社)於香港市場販售的麝香葡萄,中國和韓國從日本引進了陽光麝香葡萄的幼苗,然後將其嫁接到當地的葡萄藤上,培育出外觀和口感幾乎一樣美味的果實。(資料照,法新社)

中國外銷越南麝香葡萄 跌到新台幣16元/公斤

近年,麝香葡萄「供給過剩」面臨產區擴張帶來的壓力。晴王麝香葡萄最早由日本研發,其後流入韓國及中國等地。然而,許多產區為了擴大收益,不斷增加種植面積,導致全球供應量快速增加,更讓麝香葡萄的珍貴性下降。

過去日媒曾報導,日本所研發、並於2006年在日本完成品種登記的「晴王麝香葡萄」,因日本政府起初並不重視海外專利註冊,導致麝香葡萄近年陸續遭到中國、南韓大量翻種山寨麝香葡萄,使得麝香葡萄變得更廉價。

《越南快訊》於2025年3月就曾報導,從中國進口的晴王麝香葡萄批發價已跌至每公斤約1.4萬越南盾(約新台幣16元)的歷史最低水準。其過去2021年時的價格約為每公斤25萬越南盾(約新台幣285元),卻面臨多年來價格持續下降。越南的批發商指出,麝香葡萄價格的大幅下跌歸因於「產量激增」,中國晴王麝香葡萄最初僅在中國少數地區種植,現在已在廣西、廣東和上海等許多省份種植,先進的種植和保存技術,使得葡萄可以全年供應,擺脫了對季節週期的依賴。

中媒《國際果蔬報導》(Produce Report)指出,供應過剩、生產效率低下以及過早收穫,導致晴王麝香葡萄的受歡迎程度和價格下降。中國自2015年起,麝香葡萄種植面積每年增長超過5%,到近年全中國產量已達數百萬噸。土耳其與智利也在積極擴大出口量,試圖搶占歐洲及東南亞市場。然而,產量的快速增加並未帶來等比例的需求增長,形成明顯的「供過於求」局面。

韓國《每日經濟新聞》也曾於2024年10月報導指出,國內晴光麝香葡萄面臨市場飽和和品質問題,導致價格接連下跌,甚至「比巨峰葡萄還便宜」。在韓國,晴王麝香葡萄佔據了國內葡萄市場的80%以上,許多農民為了獲得高額利潤,紛紛開始種植晴王麝香葡萄,導致產量過剩。2017年,晴王麝香葡萄在葡萄品種種植面積中所佔比例僅4%,但這一比例在2020年繼續飆升至22%,到2022年達到41%。2024年,更提升到佔葡萄種植面積的44%。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指出,晴王麝香葡萄上市初期,因其含糖量高於其他葡萄且無籽,深受消費者喜愛。然而,消費者開始抱怨它「不夠甜」、「不如以前好吃」。這是因為有些農場為讓晴王麝香葡萄盡早進入市場,使得生長管理不善,導致品質較差。2024年,由於高溫導致葡萄籽粒大小未增大等不利因素,其品質下降。

全球「消費者口味改變」與競爭挑戰,讓麝香葡萄市場迎來變遷。(資料照,彭博)全球「消費者口味改變」與競爭挑戰,讓麝香葡萄市場迎來變遷。(資料照,彭博)

各國搶種品質參差不齊

麝香葡萄的「出口市場」同樣面臨挑戰。全球運輸成本上升,冷鏈物流需求增加,使出口成本顯著提高。尤其是運往歐洲與北美市場的運費,較5年前大漲。貿易壁壘也是出口受阻的重要因素,許多進口國提高檢疫標準,對葡萄的農藥殘留、病蟲害要求更嚴格。這對中小型出口商造成壓力,許多原本有出口潛力的產品被迫轉向國內市場,進一步增加市場供應量。

氣候與農業風險,常導致葡萄品質參差不齊,降低購買意願。麝香葡萄對氣候條件非常敏感,極端氣候如乾旱、暴雨及溫差變化,容易影響產量和品質。部分產區因乾旱導致葡萄果粒小、糖分不足,出口時品質不達標,導致被退運或打折銷售。此外,病蟲害問題也困擾生產者。麝香葡萄容易受灰黴病與白粉病影響,如果防治不及時,將大幅降低市場接受度。這種品質的不穩定性,使得消費者信心下降,進一步壓低市場價格。

泰國《曼谷郵報》曾於2024年10月報導,泰國晴王麝香葡萄樣本被發現含有超過最大允許含量的有害化學殘留物,包括難以清洗的殘留,甚至在葡萄組織中吸收的有害物質,泰國當局和一些團體已發出警告。在收集的24個樣本中,實驗室檢測發現23個樣本的農藥殘留量高,9個樣本被確認為從中國進口。

全球「消費者口味改變」與競爭挑戰,讓麝香葡萄市場迎來變遷。隨著生活方式和健康意識提升,消費者對水果口感、方便性與營養價值的需求日益多元。麝香葡萄雖香氣獨特,但甜度偏高,部分消費者覺得膩、擔心增加負擔,尤其在夏季購買意願下降。消費者逐漸偏好口感清爽、易食用的水果,如無籽葡萄、藍莓和奇異果。這一趨勢直接影響了麝香葡萄的市場需求,使其在零售端的銷售速度放緩。

新型水果崛起增加其競爭壓力。無籽葡萄、藍莓等新型水果便利性強、外觀鮮豔,滿足都市快節奏生活需求,使麝香葡萄面臨明顯競爭壓力。即使晴王麝香葡萄定位高端,其「高價格」也限制了消費群體擴張。

而在國際市場上,麝香葡萄「缺乏強勢品牌和差異化策略」。多數出口商以低價競爭為主要手段,形成惡性價格戰。產地缺乏品牌化的結果,使麝香葡萄很難在高端市場立足。零售商往往根據價格而非品質選擇供應商,長期下來導致整個市場價格下滑。

麝香葡萄價格下跌與全球市場出現衰退,生產過剩佔很大原因。(資料照,彭博)麝香葡萄價格下跌與全球市場出現衰退,生產過剩佔很大原因。(資料照,彭博)

麝香葡萄短期難回到過去水平

麝香葡萄價格下跌與全球市場出現衰退,是供過於求、需求疲軟、出口受阻及市場結構問題共同作用的結果。在經歷盛極一時的繁榮後,麝香葡萄如今進入了轉型關鍵期。面對消費者口味轉變、全球市場競爭壓力、以及種植成本與環境挑戰,果農和業界必須重新審視未來方向。如何在保持產量的同時提升品質與品牌影響力,是各國生產商與出口商面臨的核心挑戰。

綜合各種因素,麝香葡萄市場短期內難以回到過去水平。專家指出,市場需要調整產量,並提升品牌價值與品質控制。此外,開拓新興市場、創新產品包裝及推廣健康概念,有助於提升市場接受度。

例如日本麝香葡萄曾經風靡亞洲市場,但隨著中國、韓國與東南亞開始大規模種植,競爭加劇。未來若要保持出口競爭力,必須強化差異化,例如品質認證、文化行銷或小眾市場開發。同時,生產者需要關注氣候變化對產量的影響,採取先進農業技術,如溫室栽培、精準灌溉和病害防治,以穩定品質。出口企業則可考慮多元市場布局,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

未來的麝香葡萄產業,不再只是單純的農產品,而可能是一種結合品牌、文化、科技與觀光的綜合體驗。這樣的轉型雖然充滿挑戰,但也正是高端水果能否在全球舞台延續價值的關鍵所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