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高齡化時代來臨,老年貧窮的議題備受關注。在財務壓力下,美國許多高齡長者必須打工維持溫飽,因體力腦力退化,即使曾是白領也只能做藍領工作。一位工程師退休的88歲阿公目前在客服部門輪班,每天要站幾個小時,他坦言,如果沒有額外收入,就無法維持生計。
《商業內幕》披露美國高齡長者必須持續找打工機會的原因,大都是迫於經濟壓力,而且薪水也因年齡及體力因素大幅縮水,即使從年薪6位數(折合台幣至少300萬起跳)變為領最低工資,這些高齡長者只能無奈接受。
《商業內幕》採訪了 140 多名 80 歲及以上的高齡長者,數十人表示他們的時薪不到 20 美元(約台幣606元),雖高於 7.25 美元(約台幣220元)的聯邦最低工資 ,2009 年以來卻從未調漲過。但是,自那時以來,通貨膨脹率上升 50% 以上。
許多高齡長者在職業生涯早期從事過白領或高薪藍領工作 ,但隨著年齡增長,他們不得不接受較低的工資。這些高齡的阿公阿嬤經常因健康問題或裁員而被邊緣化,但他們都在這個階段,「有工作總比沒有好」。當然,部分高齡長者出來打工並非為了薪水,這些人經常將打工收入用來買禮物送給家人。
工程師退休的88歲長者法西(John Fahy)目前在1間家庭裝飾品與建材零售商的客服部門輪班,每天要站幾個小時,時薪 23 美元(約台幣697元)遠低於工程師的收入,他坦言,如果沒有額外收入,就無法維持生計。
幾年前,法西的妻子生病了,這對他們來說是一次經濟打擊,必須精打細算。去年妻子過世了,但法西的健康穩定,他說,「工作讓我活下去,因為與人接觸,有些人與我有相同或相似的問題,我不認為有退休的時候,只希望幾年後看到孫女順利大學畢業。」
89歲的希爾德布蘭德則是因30年前與妻子離婚,讓他失去所有資產,目前正努力恢復經濟狀況,目前每天送貨9個小時,每週3天,月薪大約相當於20世紀70年代1週的收入。
他淡定的說,人生總是波折重重,雖然還能工作也心存感激,但已經沒精力像以前那樣每週工作80多個小時,享受那種高端的生活方式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