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國泰金控今召開第1季法說會,外界關注新台幣升值對大量投資海外的壽險業造成的匯兌損失。國泰人壽執行副總林昭廷表示,國壽操作避險有20年經驗,這波台幣兌美元每升值1%,對國壽損益影響僅15至20億元。
林昭廷表示,國壽應是唯一去年底到現在還逐漸提高避險比率的壽險業者。國壽去年底傳統避險64、65%,趁NDF貶值時增加部位,當時成本僅2、3%,比CS避險成本要低,今年第1季底傳統避險比重已拉高到69%。同時也把天期拉長,從1至3個月,變成6個月到1年,甚至2年,並增加雜幣的部位,提高替代避險的有效性。
林昭廷說明,國壽的國外資產高達5.65兆,只有約5000億元屬於真正會受到匯率影響的淨曝險,4月新台幣升值3.6%造成的匯兌損失僅約73億元,換算新台幣升值1%,匯損約20億元,若以1角來試算,也僅曝險6.3億元。如果加上NDF增加的評價利益,實際上4月未實現只有54億元,即1%損益表變動15億元而已。
他說,國壽截至第1季底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還有約305億元,累計今年前4個月還增提了30億元,是唯一一家增提的業者。
國壽已向金管會遞件申請外匯價格準備金新制,若趕得上5月適用,即便5月新台幣升值約6.1%,國壽的外匯準備將可百分之百沖抵,5月將不會有匯兌損失。
林昭廷進一步指出,國壽還有約146億元可用以充實外匯準備金,加上目前的餘額305億元,新制申請通過後,國泰人壽將有451億元的外匯準備金可供運用。
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受訪時談到,國壽投資的債券大部分是公司債,主要是有強大獲利的美國公司債,可以規避掉政府政策的干擾,因此近期日本公債、美國公債的波動,但對公司債的影響較小。
李長庚表示,5月新台幣升值讓很多人嚇一大跳,長期來看,新台幣大約是27元至33元波動。
他指出,面對關稅戰、匯率波動,對於不同產業的影響也不同。但台灣過去經歷亞洲金融風暴、網路泡沫、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疫情等,他說,台灣大部分企業都「愈戰愈勇、體質更好」,對台灣競爭力充滿信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