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路透》近日披露,川普政府考慮取消AI晶片出口管制措施,也就是推翻拜登政府時期將全球劃分三級的制度,希望將AI晶片變為貿易談判籌碼,改由「一對一交易」。對此,專家示警,若將晶片出口與貿易協定掛勾是戰略錯誤,損害美國作為可靠的夥伴信譽,恐促使各國就會採用中國的產品,給了華為機會。
根據美國現行《人工智慧擴散框架》( Framework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ffusion),由美國商務部於2025年1月發布。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1月13日發布《人工智慧擴散出口管制框架》暫行最終規則 (IFR),限制美國進階AI技術及GPU出口,以防範流向敵國。該框架將各國分為三個等級,影響各國獲取半導體的能力。
第一級包括台灣等17個國家,無須許可便能取得最先進AI晶片。第二級約有120個國家將有限度獲得一定級別的AI晶片出口許可,第三級包括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等國,禁止獲得AI晶片。
不過,《路透》近日披露,川普政府考慮調整政策,包括取消目前按國家的三級制度,改以全球性許可與雙邊協議為主。若方案定案,美國將可能將 AI 晶片變為貿易談判籌碼,延續川普「一對一交易」的策略思維。
《巴隆週刊》則指出,晶片出口與貿易協定掛勾是戰略錯誤,將損害美國作為可靠夥伴的聲譽。AI 算力對於每個國家/地區的創新和業務競爭能力都至關重要,如果最親密的盟友不能相信美國能夠在不做出貿易讓步的情況下,可靠的提供晶片,那麼各國就會有動力去使用替代品,包括來自中國的產品。
伯恩斯坦公司半導體分析師拉斯貢 (Stacy Rasgon) 說,用單獨談判的雙邊協議,取代全球框架顯然更糟,我們認為此類規則可能為華為等非美公司帶來更多機會,從而產生潛在風險。
報導認為,加大全球企業取得輝達晶片的難度,為中國擴大全球市佔打開大門,並有可能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標準。過度監管出口將是自做自受的錯誤,可能讓中國在關鍵的AI大戰站穩腳跟。
報導說,通過三十年的辛勤工作和美國的獨創性,輝達的技術已成為世界上每個國家都爭相追求的資產,讓它參與競爭而不增加新的負擔。對美國才有利。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