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債需求真的崩了,週二(22日)美國財政部拍賣690億美元2年期公債,不僅得標利率最終3.795%,海外需求的指標「間接投標者」僅拿下56.2%,為自2023年3月矽谷銀行危機最嚴重時期以來的最低值,分析稱,如果海外需求再下降,聯準會可能別無選擇,只能重啟量化寬鬆(QE)。
外媒報導,週二(22日)美國財政部拍賣690億美元(約新台幣2.24兆)2年期公債,最終的得標利率為3.795%,創去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此前3月25日為3.984%。
本次拍賣的得標殖利率比預發行利率3.789%高出0.6個基點,拍賣的出價倍數為2.52,為去年10月以來的最低,也低於過去6次拍賣的平均值2.64,前次為2.66。
市場最關注的是拍賣內部數據,與最近的3年、10年、30年期美債拍賣中「直接投標者」大幅減少不同,這次2年期美債中的「直接投標者」表現強勁,拿下了30.1%,是歷史上較高的水平之一。
但問題是,本次直接投標的增加是以「間接投標者」的大幅下降為代價的,本次的間接投標僅56.2%,為自2023年3月矽谷銀行危機最嚴重時期以來的最低值。
直接競標者包括對沖基金、退休基金、共同基金、保險公司、銀行、政府機構和個人在內,是衡量美國國內需求的指標。間接競標者通常由外國央行等機構透過一級交易商或經紀商參與競標,是衡量海外需求的指標。
作為承接所有未購買供應的接盤俠,一級交易商(Primary dealers)本輪獲配比例為13.7%,高於上月的10.7%,也略高於近幾次的平均值11.6%,儘管還不算特別極端。
財經金融部落格Zerohedge評論稱,這次2年前美債拍賣表現平平,如果不是直接投標者介入填補了外國買家的空缺,結果可能會更糟得多。
Zerohedge指出,雖然兩週前外國對美債的需求還很強勁,但現在已經崩潰了,如果再下降10%-20%,聯準會可能別無選擇,只能重啟量化寬鬆(QE),以履行其職責,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後買家,提供市場支撐。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