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開第1槍,正尋求在公開市場拋售1950億私募股權(歐新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大學的矛盾愈發激烈,常春藤巨額捐贈基金投資成為「風暴眼」,報導指出,在川普施壓下,耶魯正尋求出售高達60億美元(約新台幣1950億元)的私募投資組合,這是耶魯在次級市場上首次拋售,專家警告,哈佛拋售流動性資產,如股票可能也只是時間問題,在當前私募行業風險正在積聚的情況下,這場風暴很可能引發新次貸危機。
外媒報導,近日美國聯邦政府以凍結聯邦經費為要挾,要求多所高校進行整頓改革,但哈佛大學14日選擇拒絕川普政府提出對其管理結構、招聘及招生政策進行大幅改革的要求,美國政府隨即宣佈凍結該校總額約22.6億美元(約新台幣734.5億元)的聯邦經費。
15日,川普再發出威脅,要取消哈佛大學的免稅資格,並要求該校道歉,16日,美國國土安全部長諾姆宣佈取消國土安全部向哈佛大學提供的兩項總額超過270萬美元(約新台幣8775萬元)的撥款。
引述知情人士消息,面對來自川普政府的壓力以及對免稅資格的威脅,耶魯大學正尋求大規模出售其私募股權投資組合,交易規模可能高達60億美元,相當於其414億美元(約新台幣1.34兆)捐贈基金的15%,這是耶魯在次級市場上首次拋售。
不只耶魯,有分析指出,如果其免稅地位仍然被取消,哈佛大學開始出售流動性資產(如股票)也只是時間問題,也許還會發行更多債務。
報導指出,常春藤這些高校擁有大規模的捐贈基金,並將其用於私募股權等高風險投資。而耶魯則是「捐贈基金」資產配置模式的典範,在全球私募股權投資者中排名第27位。
在當前私募行業風險正在積聚的情況下,這場風暴很可能引發新的次貸危機,並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對沖基金搶先交易、私募股權折價重估,甚至波及至由捐贈基金支持的風險投資部門。
專家進一步指出,問題的核心不僅在於高風險,更在於捐贈基金原本是「長期投資」的典範:缺乏流動性、享有稅收優惠、免受政治干擾。如今這種隔離正在破裂,一旦哈佛在壓力下拋售,將成為1種信號彈,標誌著防禦性輪換、風險去中介化以及私募股權估值即將出現信心危機的新階段開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