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2023經濟展望〉台灣經濟外冷內溫 現金發放有助景氣回暖

2023/01/09 05:30

台灣2022年出口先盛後衰,但2023下半年可望恢復正成長。 (路透)

記者鄭琪芳/專題報導

2023年台灣GDP、CPI及出口預測

全球經濟冷風吹到台灣,2022年12月我國出口年減12.1%、連續4個月負成長,11月外銷訂單年減23.4%、為逾13年半最大減幅,景氣燈號落入代表「低迷」的藍燈、分數下探13年半新低。國發會認為當前經濟「外冷內溫」,主計總處則下修今年GDP(國內生產毛額)至2.75%,中央銀行也下修至2.53%,且今年GDP可能再下修,預期下半年景氣可望逐漸回溫,但2023年能否「先蹲後跳」,還有不少變數。

黑天鵝齊飛 2022年出口先盛後衰

2022年是全球動盪不安的一年,「黑天鵝」齊飛,烏俄戰爭爆發後,全球通膨狂飆,各國央行激進升息抑制通膨,加上中國防疫封控措施重創經濟,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升高,終端需求萎縮,庫存壓力陡升。受此影響,台灣出口先盛後衰,由去年上半年的雙位數成長,9月轉為負成長,11月及12月更出現兩位數負成長;儘管2022年出口仍創歷史新高、年增7.4%,但主計總處去年11月底預估2023年出口年減0.22%,主因上半年出口仍將維持負成長,下半年可望恢復正成長。

近期台灣出口表現不佳,主因對中港出口大幅衰退,中國清零政策讓經濟雪上加霜,11月對中港出口年減20.9%最差、創近10年最大減幅。儘管中國已不再堅持清零政策,但因國產疫苗效力差等,防疫措施鬆綁後,迎來新一波大感染,對中國經濟再度造成重擊,我國對中港出口短期恐難恢復,加上歐美市場需求急凍,今年出口可能仍不如預期。

2023年出口恐陷衰退 消費、投資支撐GDP

官員認為,目前台灣經濟仍是「外冷內溫」,隨著疫情管制陸續鬆綁,消費逐漸回溫,加上投資續熱,內需優於預期,成為支撐今年GDP的主力。主計總處預測,2022年投資率(國內投資毛額占GDP比率)將達27.82%、為27年新高,預估2023年投資率仍達27.6%、為28年次高。不過,台灣是出口導向的經濟體,若外銷持續萎縮,影響製造業生產,消費及投資將受波及。

為了提振景氣,去年全國稅收超過預算數4,500億元,扣除分配地方政府部分,中央政府可運用的3,800億元,除了用於全民發現金、撥補勞健保及電價補貼外,將編列1,000億元啟動第一波「加強韌性經濟方案」7項措施,以協助傳統產業、農漁業、觀光業等,而每人發放現金6,000元,預料也有助於刺激內需消費。

當前國際經濟情勢嚴峻,國內景氣也較預期低迷,國內外機構多預測這波經濟冷風可能持續到今年上半年,下半年開始回溫。然而,今年全球仍有不少變數,官員表示,包括中國解封後的疫情變化、各國貨幣政策發展與美元走勢、歐美晶片法案對半導體供應鏈的影響、烏俄戰爭等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仍多,2023年經濟能否「先蹲後跳」,尚待觀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