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仕偉
信評機構穆迪(Moody’s)雖下調美國主權債信評等,不過美國通膨持續降溫、美中關稅達成協議、以及川普波斯灣之行可望助長更多貿易協議的完成,讓市場風險偏好持續回溫。由於全球維持貨幣寬鬆環境、川普政府下半年欲推出減稅政策、加上企業財報多數優於預期,美國經濟衰退疑慮逐漸去化,國際金融市場後市並不看淡。
資金回流股債資產 美國通膨持續趨緩
由於關稅政策所引發的緊張局勢已趨緩和,若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協議與例外條款,都能在未來數月內陸續完成,將有助於全球經濟情境預期從衰退轉向成長放緩。隨著經濟數據回穩,投資人信心轉強,根據《EPFR》統計,整體資金持續回流到國際股債市,今年截至5月15日的股票資產流入資金較去年同期成長1.3%、債券資產流入資金亦成長2%。
美國聯準會(Fed))官員近期暗示,經濟和政策前景未明需持續收集數據,在9月前可能都不會調整貨幣政策。不過美國通膨持續放緩,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3%,是2021年2月以來最低,亦略低於3月的2.4%,為連續第3個月低於市場預期。與此同時,剔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CPI在4月年增2.8%,維持近4年來新低水準,顯示在關稅壓力尚未完全反映前,美國通膨壓力依舊溫和。
歐股看好度續升 日本景氣增添動能
另外,受惠於新政府上任、通膨穩定,德國5月經濟景氣預期指數較4月的-14大幅彈升至25.2。整體而言,儘管短期內仍面臨挑戰,但市場對德國經濟復甦的信心正逐步回升。而近期美銀美林經理人調查報告顯示,投資人情緒已經改善,尤其對歐股的重視有望提升,將進一步帶動市場資金支撐近期歐股表現。
至於日本第一季實質GDP年比-0.7%,低於市場預期的-0.2%,不如前季增長的2.4%,主因在於美國關稅威脅導致出口減少、私人消費停滯。不過,日本2025年春鬥薪資平均增幅為5.37%,為1991年以來最高,預計春鬥加薪效應將逐步反應至薪資數據,帶動未來實質薪資增長,進而改善日本內需與民間消費動能,提振日本景氣回升。
中國通縮壓力加大 印度經濟領跑全球
另方面,中國4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年減0.1%,連續第三個月陷入通貨緊縮。此外,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連續31個月呈現負成長,反映中國去年第四季以來的促進消費政策仍未取得足夠成效。受到關稅干擾,南韓公布5月前10天出口年減23.8%至28.3億美元,相較前期的13.7%大幅下滑,進口則年減15.9%到145.7億美元,貿易逆差達17億美元。
聯合國近期雖把印度2025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原先的6.6%調降至6.3%,但印度因為內需和政府支出相當強勁,仍然是全球經濟成長力道最強的國家,並大幅超越中國、美國和歐盟。至於印度4月通膨年增率3.16%,連續第6個月下降,亦連續第3個月低於央行目標。市場預期,隨著通膨數據走降,印度央行最快六月會再降息,為經濟和股市再添柴火。
(作者為柏瑞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