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別高興太早!華郵警告:美中協議僅是「1年緩刑」 中國稀土勒索未除

2025/10/27 10:12

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但雙方在稀土、AI晶片等領域的戰略角力仍暗潮洶洶。(路透檔案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中貿易談判出現突破?《華盛頓郵報》26日發表社論警告,儘管美中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緊張談判中,達成了一項看似雙贏的「框架協議」,但現在還遠未到慶祝時刻。社論直言,這更像是一場「暫時的休戰」,而非全面和解,美國換來的,僅僅是免於中國稀土「勒索」的1年緩刑。

上週,美中雙方再度激烈角力。川普政府不僅威脅將在11月對中國商品全面加徵100%關稅,更放話準備全面限制使用美國軟體製造的出口產品。然而,在極限施壓的同時,川普卻又樂觀地表示,1項涵蓋「一切」的協議觸手可及。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6日表示,所有被威脅的關稅現在看來都不太可能生效。根據框架協議,中國將恢復購買自9月起停止採購的美國大豆,而中國對美的稀土禁運,也可能被推遲至少1年。

社論質疑,為了讓中國在稀土威脅上讓步,美國究竟付出了什麼代價?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26日暗示,雙方找到了「一條能讓我們從中國獲得更多稀土的途徑」,方法是試圖「透過美國的銷售來平衡我們的貿易逆差」。社論分析,這聽起來像是在暗示,美國將進一步放鬆對驅動人工智慧所需的高階晶片的銷售限制。

相較於美方的樂觀,中方對談判結果的描述則明顯模糊許多。社論指出,即便這僅僅是1場休戰,對市場而言仍是好消息,任何穩定與確定性,無論多麼短暫,都會受到歡迎。

唯一的長期解方:擺脫依賴

然而,社論發出強烈警告:決策者絕不能因貿易戰的暫時停火,而忽略了強化美國供應鏈、減少對中國稀土依賴的迫切需求。這些稀土礦物不僅是高科技產品的必需品,更是製造戰機、飛彈等軍事硬體的關鍵原料。

社論呼籲,華府必須持續窮盡一切努力,確保最關鍵材料的替代來源。這才是保證北京無法繼續利用稀土進行「訛詐」(extortion)的唯一長期解決方案。國際貨幣基金(IMF)在本月的1份報告中指出:「與2018至19年的關稅衝擊相比,美中之間的雙邊貿易脫鉤,似乎正在更快地發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