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通膨和地緣政治問題持續,各國央行購金行動相當積極,從2022起連續3年狂掃黃金上千噸,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截至2025年9月,全球官方黃金儲備估計總計3萬6359噸。外界關切台灣央行動向,楊金龍日前強調,央行的黃金都不會賣,但鬆口未來若外匯存底足夠多,會考慮增持黃金。
《視覺資本》(Visual Capitalist)使用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繪製自2014年至2024年各國央行的年度黃金購買量以及 2025 年最大央行買家。
資料顯示,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全球央行購金量飆升至1000噸以上,分別為1080噸、1050.8噸及1089.4噸。總計這三年,各國央行購買3220.2噸黃金,購金行動積極。
根據IMF的數據,截至2025年9月,全球官方黃金儲備估計總計3萬6359噸。資管機構新月資本合夥人兼宏觀策略師科斯塔匯編的數據更顯示,黃金佔全球央行(不計美國聯準會)的儲備比重,自 1996 年以來首次超過美國國債。
若以個別央行買家觀察,2025年上半年,波蘭以67.2噸的進口量領先,其次是阿塞拜疆(34.5噸)和哈薩克(22.1噸)。中國增加了19噸,而土耳其購買了17.2噸。捷克、柬埔寨、卡達、印度和加納也增加了儲備。上半年共有23個國家增持了儲備,凸顯各國的廣泛參與。
至於台灣央行黃金儲備部分,根據資料,央行黃金儲備約422公噸,市價台幣1.8兆,帳面潛在獲利已逾10倍。
外界關切是否會趁勢賣出實現獲利,或是跟進其他央行腳步再度加碼黃金。央行總裁楊金龍23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強調,央行的黃金都不會賣,但鬆口未來若外匯存底足夠多,會考慮增持黃金。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