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在物價持續上漲的背景下,讓不少只靠年金生活的退休族面臨經濟壓力。不過,一名72歲女性僅靠每月7萬日圓(約新台幣1.4萬元)的年金過活,卻拒絕兒子提出的匯款金援,這讓兒子感到不安,便在忙碌中抽空決定時隔1年返鄉,一開門看見「驚人景象」當場傻住,母親不僅自給自足、餐桌擺滿新鮮蔬菜,還活躍於社區活動,連開銷都低到不可思議。
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住在東京的寺本大輔(化名,45歲),擔心住在老家、獨居的母親幸子(化名,72歲)生活困難,提出要匯生活費,卻被拒絕。出於擔憂,大輔時隔一年返鄉探望。
他告訴母親「我明天回去」,幸子卻淡淡回應「你回來也沒什麼好菜款待喔。」對大輔來說,能看到母親平日的樣子反而正合他意,心想「她每月年金只有7萬日圓,不可能過得不辛苦。」然而,一年不見,他所看到的母親生活樣貌,遠超出他的想像。
返家當日,餐桌上擺滿色彩鮮豔的新鮮蔬菜。幸子解釋,這些食材來自與鄰居共同耕作的菜園,彼此分享收成;魚肉等蛋白質來源則常透過以物易物取得。她幾乎不需購買蔬菜,整體食費即使偶爾享受美食,每月仍低於1萬日圓(約新台幣1996元)。
讓大輔驚訝的還不只這些。為了壓低電費,幸子徹底利用電力公司的分時電價方案,主要在夜間用電,白天常去公民館或圖書館,不只是為了省錢,而是積極參與地方活動,許多以物易物的對象,就是在這些活動中認識的。她的水電與通信費總和,每月也才1萬多日圓(約新台幣1996元)。
又因為住的是自有房屋,不用付房租,幸子笑著說「光靠年金7萬日圓,還綽綽有餘呢。」這樣的生活方式,與外界對「節約生活」的想像有所不同。寺本直言「母親並不是在壓抑享受、苦撐度日,而是透過人際連結與生活智慧,過得比我還充實。」
據日本《2024年國民生活基礎調查》,43.4%的年金生活者完全依賴年金作為收入來源,若加上收入8成以上依賴年金的群體,比例達6成。另一方面,調查顯示,高齡夫妻家庭平均每月消費支出達25萬日圓(約新台幣5萬元),普遍存在約3萬日圓(約新台幣5988元)赤字,需依靠儲蓄補足。
然而,幸子的案例顯示,透過降低生活支出與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即使年金僅有7萬日圓,仍可維持相對富足的生活。專家指出,善用公共資源、社區網絡,以及重新檢視固定開支如電費,是提升高齡者生活品質的重要方式。
大輔最後仍將原本準備的10萬日圓(約新台幣2萬元)留給母親,但他感嘆「母親比想像中更堅韌,也教會我『富足』並非只有金錢一途。」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