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明年全球AI支出上看15兆元 外媒建議買台積電、輝達準沒錯

2025/10/10 05:37

首次上稿 10-09 22:08<br>更新時間 10-10 05:37

外媒認為,明年全球AI基礎設施支出金額,將達到49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路透檔案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過去幾年全球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支出飆升,其中成長最快的可能是資料中心。最近的估計顯示,到2029年,全球AI基礎設施支出將高達2.8兆美元(新台幣85.5兆元),僅2026年就將達到49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美國投資媒體《The Motley Fool》發文認為,在AI基礎設施大幅成長中獲益最多的,將是輝達(Nvidia)和台積電,三星電子則落後2家公司一大截。

 文章說,輝達的圖形處理器(GPU)在處理和訓練AI方面表現最佳,使其設計的晶片成為科技公司的首選,並使其在AI資料中心晶片市場的市占率約達70%至95%,結果就是該公司的營收和獲利一路飆升。

 例如,輝達2025年度的每股盈餘激增147%至2.94美元(新台幣90元),營收激增114%達1305億美元(約新台幣4兆元)。當然這也推動輝達在股市一路大漲,過去3年該公司股價上漲1300%。隨著未來幾年AI支出的持續成長,輝達很可能從中受益,該公司處理器被Meta(臉書母公司)、微軟、OpenAI和Alphabet(Google母公司)等眾多科技大廠使用,這意味了無論是那些公司在AI基礎設施上投入資金,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將流向輝達。

 全球AI基礎設施支出大幅成長的另1贏家是台積電,該公司是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商,也是先進晶片的領導者,其生產了全球約90%的先進晶片,在競爭中遙遙領先。

 台積電的成功關鍵在於不斷開發新且更先進的製程,最新進度是開發2奈米製程,該製程允許在單一晶片上納入比5奈米晶片製程更多的電晶體,競爭對手很難跟上台積電的腳步。花旗分析師近日指出,英特爾已落後台灣好幾年。

 台積電憑藉其在先進晶片製造領域的領先和主導地位,該公司可能在未來幾年受益於全球AI基礎設施支出的強勁成長。

 文章認為,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商三星電子,很難像台積電在全球AI基礎設施支出大幅成長中受益,原因包括三星電子的技術能力趕不上台積電,台積電先進的3奈米製程良率高達90%,三星電子僅50%左右。

 三星電子半導體業務副會長全永鉉(Jun Young-hyun),去年就公司落後台積電一事公開道歉,表示「我們引發了外界對我們技術競爭力的擔憂,有些人談到三星電子面臨的危機」。

 有證據顯示,三星電子正試圖在AI基礎設施領域開拓更大的空間,該公司最近獲得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高達165億美元(新台幣5040億元)的合約,為後者生產先進處理器。

 儘管如此,三星電子在製造實力和爭取訂單方面仍不如台積電。如果投資人正在尋找AI競賽中的贏家,投資台積電或輝達股票,或許比押注三星電子會迎頭趕上更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