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政嘉/桃園報導〕台灣知名服飾品牌plain-me共同創辦人劉威志日前受桃園市府青年事務局邀請,於「創業名人堂」系列講座中,分享品牌創業歷程與關鍵轉折,他說,plain-me鎖定的核心客群,落在「意見領袖型」與「大眾型」之間,強調產品要兼具有趣與創意,與一般快時尚的價格導向路線不同。他曝創業初期曾面臨倒閉,後來體會到,解決顧客痛點,才能真正帶動營收與改善現金流。
該品牌在全國擁18間分店,累積近40萬會員。劉威志分享他從聯發科離職後,2011年投入創業,成立plain-me,初期積極拓展實體門市,並在品牌策略上轉型為O2O(線上線下銷售通路整合)模式。同時與各種品牌、KOL 以及文化創意單位合作,推出聯名商品和企劃案,拓展品牌影響力。
劉威志提出消費者分層三角架構,最底層是價格敏感型消費者,追求實用性;往上是大眾型與意見領袖型消費者;最頂層是創意家與獨特型消費者,尋求限量、獨特性與身份感。他坦言,當初明明想經營創意型市場,卻用大眾價格策略行銷,結果讓品牌在市場上失焦。他檢討,品牌不能只看營業額,還要清楚市場規模、天氣對穿搭影響、供應鏈成熟度,以及精準行銷策略。
劉威志坦言,創業初期曾因擴張過快、資金週轉不靈,幾乎面臨倒閉,當時他決定清倉拍賣庫存滯銷品,銷售成績意外不錯,2015到2017 年,plain-me 年營收達9千多萬,2018年更突破1億元。但即使破億,現金流卻相當緊張,公司帳剩80萬元現金,他個人存款也僅剩4萬元,這段轉折,讓他體會做出市場要的產品,才能真正帶動營收與改善現金流。而2022年因武漢肺炎疫情衝擊,plain-me 再遭遇金流危機。他回到基本功,重新檢討管理、商品、設計與行銷策略,並更認真學習財務報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