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美國將台灣關稅從原本的32%調降到20%,該稅率為暫定關稅,台美雙方還會持續磋商,學者建議可加大對美國大宗穀物採購量,進口大宗穀物產業界知情人士透露,農業部已與國內大宗穀物採購業者達成共識,將在4年內採購美國大宗穀物與肉品等金額拉高到100億美元。
國產品現行輸美的關稅稅率暫定為20%,較完全開放美國產品的日、韓為高,逢甲大學國貿系教授楊明憲表示,台灣在堅守糧食安全與國民健康底線下,若要爭取更優惠稅率,可擴大對美大宗穀物採購量,也提議9月就要出發的大宗穀物採購團可提前出發。
台灣去年自國外進口的大宗穀物(黃豆、小麥、玉米)等年產值高達近30億美元,其中自美國輸入的黃小玉產值約13億美元,我國大宗穀物產業界知情人士表示,採購團原定6月就要出發,但因為美方人士無法配合我方行程,因此才延到9月,也因為要配合美國方日程,因此不可能提早出發。
該知情人士表示,過去大宗穀物採購團通常都只由農業部次長陪同,這次則是農業部長將親自率團,產業也將擴大對美國大宗穀物與牛肉等肉品採購量,預計將在4年內採購美國大宗穀物與牛肉等肉品產值,從現在的近80億美元規模擴大到100億美元。
知情人士表示,台灣過去採購的黃豆、玉米多考量價格,因此從巴西買進,產業界就是得在商言商、依成本考量,目前產業界在成本差不多的情況下,已盡量將過去從巴西方採購的大宗穀物轉為自美國採購,這是因為中國不再對美採購大宗穀物,轉向自巴西購買,巴西當地大宗穀物隨之上漲,美國大宗穀物如玉米等也因此有就好的價格競爭優勢。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