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日本達成的貿易協議中,拋出一項令人側目的構想,就是設立一個「日美投資機制」,號稱將動用高達5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2兆元),由他親自部署,用於在美國境內推動新投資。
外媒指出,這個機制定義模糊、內容未明,但已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因為這可能成為未來美國與其他國家貿易談判的新範本,而台灣也在潛在名單上被點名。
據報導,日方與美方對這項機制的敘述南轅北轍。其中,美方形容它像是「給國家的簽約獎金」、「國安主權基金」,甚至是「空白支票」,但日方則強調,該條款更像是一項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旨在為美國和日本公司尋找聯合投資機會。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副會長、前貿易談判官 Wendy Cutler 表示,目前雙方說法落差巨大,「這對於未來的順利執行恐怕不是好兆頭。」
外媒認為,該機制內容含糊、雙方立場差異大,但川普陣營卻對此構想信心滿滿,認為類似條款可複製到其他貿易談判中。該報導直指,南韓與台灣可能是下一波對象,成為川普推進「投資機制外交」的試驗場。
川普更在上週五公開暗示,與歐盟談判若要破局重啟,也可能需靠類似機制收尾,甚至暗示歐方應「買下關稅」,這意味著以財政承諾換取美方讓步。白宮官員指出,若合作方不如美方預期,美國可隨時祭出加徵關稅的「威脅槓桿」來施壓,似乎預示這項機制將與川普式貿易強硬手段綁在一起。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