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第3輪會談今登場,專家則認為,此次會談不太可能取得突破,但為川普訪華奠定基礎的機會。(法新社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中第3輪貿易談判將於週一在斯德哥爾摩舉行會談,討論兩國貿易戰核心的長期經濟爭端,旨在延長休戰協議,避免關稅大幅上調,而專家則認為,此次會談不太可能取得突破,但為川普訪華奠定基礎的機會。
CNBC報導,北京和華盛頓在6月達成初步協議,結束了數週來不斷升級的針鋒相對的關稅戰。中國必須在8月12日之前與川普政府達成1項持久關稅協議。
如果沒有達成協議,全球供應鏈可能會因關稅超過100%而面臨新的動盪。
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主持的斯德哥爾摩會談是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蘇格蘭的高爾夫球場與川普會面並達成協議的1天後舉行,該協議將對大多數歐盟商品徵收15%的基準關稅。
太平洋兩岸的貿易分析人士表示,在瑞典首都舉行的討論不太可能取得任何突破,但可以防止局勢進一步升級,並為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稍後會晤創造條件。
此前,美中貿易談判於5月和6月在日內瓦和倫敦舉行,重點關注將美國和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從3位數水平降至2位數,並恢復中國暫停的稀土礦和美國暫停的NVIDIA H20 AI晶片等商品的流通。
到目前為止,談判尚未深入探討更廣泛的經濟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美國抱怨中國以國家為主導、出口驅動的模式導致廉價商品充斥全球市場;以及北京抱怨美國出於國家安全考量對科技產品實施出口管制,試圖阻礙中國經濟成長。
中國顧問公司Plenum駐上海合夥人薄正元表示,斯德哥爾摩將是第1輪有意義的中美貿易談判。
川普成功向日本、越南和菲律賓等一些其他貿易夥伴施壓,迫使它們達成初步協議,接受美國提高15%至20%的關稅。
分析人士表示,美中談判遠比這複雜得多,需要更多時間。中國在全球稀土礦物和磁鐵市場的控制力,已被證明是打擊美國產業的有效槓桿。稀土礦物和磁鐵廣泛應用於從軍事裝備到汽車雨刷馬達等各種領域。
在這次會談的背景下,有猜測川普和習近平可能在10月底舉行會晤。
川普已表示,他將很快決定是否要訪華,進行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訪問,以解決貿易和安全緊張局勢。如果中美再次爆發關稅和出口管制衝突,可能會打亂與習近平的任何會晤計劃。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總裁卡特勒表示,斯德哥爾摩會晤是1個為川普訪華奠定基礎的機會。
貝森特已經表示,他希望延長8月12日的最後期限,以防止美國關稅反彈至145%,中國關稅反彈至125%。
不過,分析師表示,中國可能會要求美國降低對大多數商品徵收的多層級關稅(總計高達55%),並進一步放寬美國高科技出口管制。北京方面認為,此類採購將有助於減少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2024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已達2955億美元(約新台幣8.68兆)。
中國目前面臨與美國芬太尼危機相關的20%關稅、10%的對等關稅以及川普第一任期內對大多數工業品徵收的25%關稅。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