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悄悄購入436億美元美國公債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外媒報導指出,美國聯準會(Fed)近期進行一系列「隱秘操作」,過去數日悄悄購入價值436億美元的美國公債,專家評論稱:這是隱形的量化寬鬆(QE)政策。
根據《華爾街日報》指出,光是5月8日1天,就購買88億美元的30年長期美債,另有348億美元是在更前一週買入。儘管Fed相當低調,但此舉如同「銀行搶匪因為忘記車鑰匙而返回現場」。
報導指出,這顯然不是官方會採行的標準做法,更像是謹慎的貨幣政策,而且已經被市場發現。但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疫情後,Fed實施大規模QE,購買國債與MBS(抵押擔保證券)以壓低利率、支撐市場,但到了2022年6月Fed轉為開始升息、啟動量化緊縮(QT),目前其資產負債表已縮減超過1.5兆美元。
近期市場才經歷美債殖利率的劇烈波動。殖利率曾在5月12日因風險偏好回升而飆升,隨後在一系列經濟數據公布後趨於穩定。
然而,穆迪(Moody's Ratings)在美國時間5月16日宣布,將美國政府的長期債務評級從最高的Aaa下調至Aa1後,公債殖利率就大幅上漲,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隔週的交易中突破4.5%,30年期公債殖利率甚至達到5.03%。
市場近期還盛傳1則驚人的數字,「6.5兆美元的美國國債將在2025年6月集中到期」,屆時若出現債信危機,美債、美元都崩盤,將導致全世界金融風暴、大蕭條。
同時,美國國會更是持續推進減稅法案,加劇市場對美國財政穩健性的擔憂。
但有分析指出,美國整體國債今年4至6月的到期金額分別為2.36兆、1.64兆、1.20兆美元。國庫券的買方主要是貨幣基金和銀行,兩者的資金體量約10兆美元,足以容納每個月到期的國庫券,若單獨觀察中長期國債,其每月到期金額約在0.2兆至0.35兆美元之間,並沒有出現在單獨某一,或某幾個月到期金額特別跳升的情況。
也因此分析認為,市場盛傳6月有大量美債 到期的說法,與實際狀況並不符合,美債並不存在違約的風險。
美國國債膨脹到逾36兆美元
目前美國國債膨脹到逾36兆美元,佔GDP比例高達122%。根據美國財政部16日公布的數據,3月外國對美國公債的購買連續第2個月上升,創下新高,3月海外持有的美國公債規模增加2331億美元,達9.05兆美元。
但是「大債主」之一的中國在3月卻出現減持狀況,共減少了約189億美元美國公債,使其持有量下滑至7654億美元,這似乎反映出「美國長期公債」的狀況。
一直以來美國的國債危機,都被認為是潛在危及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因子。
美國悄悄的購買美債,有分析師認為Fed並未正式稱這是QE,係因他們只是將到期債券的本金再投資,避免資產負債表迅速縮小。
但華爾街見聞指出,買債就是買債,如此悄悄的回歸QE,並不是Fed的常規操作,因為買入的美債規模並不算小,根本就是「隱形寬鬆」,引發人們對幕後真正發生事情的重大疑問。
1位分析師指出,此舉其實相當於聯準會印鈔,即使不是實體印鈔,也增加了貨幣供應量,「這些錢用來做什麼?」
近期美國公債拍賣 買盤欠佳
9日美國財政部試圖拍賣1500億美元債券,最終僅售出780億美元,缺口高達720億美元。據悉,為避免殖利率飆升導致市場動盪,聯準會介入購買200億美元債券,彌補部分缺口。
Fed並未將此舉作為一項新政策宣布,而是保持沉默。此外,美財政部21日出售的160億美元20年期債券需求疲軟,拍賣的債券殖利率高達5.047%,相比過去6次拍賣的平均殖利率4.613%明顯更高,也是自2023年10月以來,財政部首次以超過5%的殖利率出售20年期國債。
美債是目前全球最具流動性與安全性的資產之一,在過往,不確定或危機時期,美債是投資人的避風港,因此大家都會認為,買美債的好處就是:穩定、安全、可靠。
但此次美債遭大幅拋售,顯示出全球市場對美元資產的信心正在崩解,不過22日10年期美債在殖利率飆至4.62%時,突然驚見神秘買家在短短半小時內砸逾百億美元,將處於跳水邊緣的美債拉回。
川普減稅法案 將使美國一年少1兆美元的稅收
專家分析,這位神秘買盤應不是中、日、英央行所為,而是近期偷偷重啟QE的Fed。據資料顯示,5月Fed已買了570億美元的美債。
根據分析,日前川普的3.3兆美元減稅法案通過,對本支出大於收入的美國財政部來講並不是好消息,這項法案將直接導致美國財政部減少1兆美元左右的稅收收入,因此導致30年期美債殖利率瞬間飆升,10年期公債也大跳水。
但是神秘買家突然伸手,並在在短短半小時就將10年期美債殖利率從4.62%驟然降至4.58%,隨後進一步下降,收盤降至4.53%。
是誰在出手?有分析稱,這種買盤可能是華爾街的量化策略在執行買入指令,一旦美債殖利率觸及某個標準,就會自動執行買單,但是最大的可能是Fed的出手相救,畢竟4月之後,Fed就已經偷偷的在購買美國國債了。
儘管官方矢口否認重啟QE,但外媒指出,如今擺在Fed面前的,是個不可能的三角習題,要維持美債流動性就得瘋狂印鈔,要控制通膨就得升息,要保住美元地位就不能讓美債崩盤。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