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出國旅行要訂機票,許多人會嘗試許多方式來獲得機票優惠,包括提早預訂,或是在週二預定機票,但美國《華爾街日報》表示,有5個傳統「省錢」旅行秘訣的迷思需要摒棄。
首先是,網上流傳「星期二」是預訂最便宜機票的最佳日子,這一口號源於現實,可以追溯到飛機預訂依賴人工訂票的時代。根據票價追蹤旅遊網站Hopper的經濟學家海莉·伯格(Hayley Berg)表示,早年航空公司經理會在週一檢查上一週飛機航線的表現。但現在情況不再如此。因為航空公司的機票定價,主要依靠複雜的演算法來根據市場需求,快速調整票價。
第2個旅人迷思是平季旅行比旺季旅行便宜。對此,《華爾街日報》指出,隨著旅遊模式的轉變,越來越多的遊客會在秋季或春季前往熱門的夏季景點,這導致機票價格上漲。
以冬天的歐洲來說,儘管不是旅遊旺季,但仍會出現許多遊客,而這些人可能會買到便宜的機票,但飯店價格全年仍居高不下。
第3個旅人迷思,透過旅行社預訂比自己規劃花費更多。專家指出,透過具有集體購買力的財團的旅行社(如Virtuoso、Travel Leaders或Ensemble)預定行程,可享受到民眾自行預訂時不能拿到的優惠、折扣,以節省開支。另外,如果旅行行程出現問題時,代理人可為其爭取應得的賠償。
第4個旅人迷思,如果您有信用卡保險,就不需要旅遊保險。對此,旅遊保險計劃比較網站 TravelInsurance.com 的聯合創始人 Stan Sandberg 表示,雖然信用卡可能包括旅遊保護,但「與傳統保險公司銷售的信用卡相比,其福利不那麼豐厚。
需要注意的是,信用卡旅遊保險通常僅適用於所購買整個行程的情況,可能不涵蓋國外醫療費用。
第5個旅人迷思,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結束,不必擔心提前預訂。專家指出,儘管疫情時期的限制措施已結束,但許多文化景點和部分博物館至今仍保留「人數控制」機制。且許多博物館和旅遊景點仍需提前購票,如果您不提前預訂,門票可能會售罄,最終旅客不得不多花錢進行私人遊覽,這將是一個不受歡迎的意外和代價高昂的錯誤。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