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對金價的影響力被低估,高盛表示,數據顯示,22日黃金金價及每盎司3500美元時,僅3家中國經紀商就合計交易了約21.2萬手CME等量合約,相比之下,CME今年至今的平均日交易量約為24萬手,儘管交易量驚人,這些機構的持倉卻沒有顯著變化,表明這主要是短期算法交易行為。高盛交易員暗示,這可能是擁有龐大資金的保險入局黃金市場早期訊號,投資者應密切關注這一趨勢的發展。
外媒報導,高盛FICC交易員Adam Gillard最新報告指出,上期所的中國商品交易顧問(CTA)對芝商所(CME)金價的影響程度被嚴重低估。
Gillard指出,這類短期演算法交易活動在中國交易日期間,也是它們最活躍的時段,對價格產生了「不成比例」的影響,原因是這一時段離岸市場流動性較低。
根據公開消息,SHFE交易量與CME交易量的比率已創下歷史新高,這進一步證明了中國資金流通過SHFE/CME套利再平衡及隨後的中國境外CTA影響,對離岸金價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Gillard強調,黃金是一種流量商品,因為它沒有平衡點,不像石油或銅。對金價而言,重要的是西方世界的提取量,來自央行、中國進口不包括中國人民銀行以及隨後的投資者購買等。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黃金交易所(SGE)的實體黃金成交量已達十年高點,更反常的是,儘管金價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實體黃金溢價仍然為正,這與通常情況下中國買家對價格敏感的特性相悖。
高盛交易員暗示,這可能是保險入局黃金市場的早期訊號,投資者應密切關注這一趨勢的發展。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