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可能會對台灣生產的半導體晶片徵收高達100%的關稅,試圖打破台積電在先進晶片領先壟斷的地位,因為全球約90%的尖端半導體晶片生產都集中在台灣。對此,美國華盛頓時報報導,台灣的晶片主導地位,實際上是川普時代(Trump era)的一項資產,也是一項目標。
喬治梅森大學國家安全研究所高級顧問安迪凱澤(Andy Keiser)在最近的分析中寫道:「目前,由於台積電在高端晶片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它已成為事實上的國際壟斷企業,沒有一家美國公司能在規模和生產範圍上與它匹敵。」
專家認為,美國面臨嚴重的安全問題,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台積電在中國運作一些工廠。他們表示,一旦中國對台灣實施軍事攻擊,全球高階尖端晶片供應鏈將受到嚴重干擾,美國的科技和軍事力量將面臨極大風險。正因為如此,這些因素使得台積電對21世紀這一關鍵產業擁有卓越而獨特的控制力。
凱澤最近在RealClearPolicy.com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台積電在中國也經營製造工廠,這使他們面臨強制技術轉移給中國實體、智慧財產權盜竊甚至破壞的風險」;「即使在台灣或中國以外製造,晶片的知識產權以及晶圓廠的營運能力仍然與台灣直接相關。」
一些國家安全業內人士指出,無論川普政府的更廣泛的政策目標如何,對全球半導體晶片業務進行重大改變都是一項極其棘手的操作,需要數年時間。
阿斯彭戰略集團(Aspen Strategy Group)和阿斯彭安全論壇( Aspen Security Forum)執行董事安雅·曼努埃爾 (Anja Manuel) 表示:「半導體是一個極其複雜的行業。美國在晶片設計方面絕對領先,在製造晶片的機器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但我們在晶圓廠方面並不擅長。」
曼努埃爾表示,雖然大多的晶片在美國設計,但在台灣製造,而最著名的是台積電,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然後晶片被安裝到世界各地所有電子產品中。
她說:「我認為,破壞這個生態系統並將其全部帶回給美國本土公司,在短期和中期內是不可行的。所以,從長遠來看,我們確實應該與台積電合作。這沒有問題。」
川普和一些政府高級官員對台積電的市場主導地位提出國家安全疑慮。作為針對外國產品的更廣泛關稅計劃的一部分,川普威脅要對台灣晶片徵收高達100%的關稅。
川普也對拜登政府將台積電部分生產轉移到美國的舉措表示強烈保留。拜登的政策要求向台積電提供66億美元的獎勵,用於在亞利桑那州建造一座先進的半導體製造廠。該工廠上個月開始為美國客戶生產4奈米晶片。川普已經明確表示反對補貼台積電美國業務。
許多分析師認為,川普的關稅威脅是為迫使台積電增加在美國的投資,但徵收進口關稅將對依賴台積電晶片的美國公司產生嚴重後果。他們認為,如果川普堅持執行他的計劃,美國公司最終將支付幾乎所有的關稅附加費。
台積電首度在美國舉行董事會,台灣政府也派遣一個高級經濟代表團前往華府,試圖說服美國政府改變方針。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