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中小企業放款〉紓困撐住中小企業 國銀積極控管風險

2020/11/23 05:30

8大公股今年以來逾放情況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

疫情爆發後,銀行平均逾放比僅微幅提高,但是國銀擔心,一旦紓困結束,體質較差的中小企業可能出現倒閉潮。圖為華南銀行大樓。(資料照)

由於對中小企業放款因風險較大,比起於大型企業享有較高利差,國銀承作中小企業放款之收益自然也比較好。疫情爆發後,銀行平均逾放比也只有第二季微幅提高0.01個百分點,第三季隨即降回0.24%,目前國銀資產品質看起來並沒有惡化。不過,國銀主管擔心,這是因為政府即時祭出紓困措施「撐住」中小企業,一旦紓困結束,原本體質較差的中小企業倒閉潮是否湧現,需要再觀察。

華南銀行主管表示,銀行其實就是「管控風險獲取獲利的行業」。大企業放款雖然較穩,但是「利息」殺很大,銀行根本沒賺頭,且一旦踩雷,金額都不會小,逾放馬上飆高,得花時間清理;中小企業雖然風險較大,但放款利差較大企業為佳,且除了放款業務,還能衍生出如外匯、存款及企業主和員工的房貸、信用卡和投資理財等業務,可提升整體收益。

對中小企款利潤佳 但風險較高

華銀說,政府推出紓困貸款,主要是希望在疫情期間支持企業營運周轉不中斷,待疫情趨緩,企業訂單及營收好轉後,紓困貸款的風險性將逐步降低,「可能撐著撐著就撐過去了」。不過若疫情持續下去,部分產業如旅遊、運輸、零售等行業受疫情衝擊影響較大,華銀在承作時也對行業別設置風險控管限額,雖逾期放款會影響資產品質,但不至於造成嚴重影響。

土地銀行也指出,今年以來全球央行寬鬆貨幣政策,使利率走低,銀行放款業務的收益縮小,大企業議價能力較高,相較於中小企業放款,利潤更微薄。銀行致力開拓多元收入下,土銀增加對中小企業授信業務,除借款利息收入,也希望能帶動其他週邊業務貢獻,例如辦理企業付款融資、企業電子付款委託及員工薪資轉帳作業等,以拓展企、個金多元業務,增加各項業務收益。

疫情紓困結束後 才是國銀挑戰開始

第一銀行主管指出,檢視國銀資產品質有無惡化,除了逾放比,更應重視新增逾放,因為只要清理呆帳速度夠快,逾放比馬上就可以降低。新增逾放則是未來可能出現的呆帳,這是影響銀行資產品質潛在的威脅。今年來看,雖然遭逢有史以來最大的疫情,不過因為政府紓困即時,截至目前為止國銀資產品質都沒有太明顯惡化情況,不過,疫情後紓困結束可能才是挑戰的開始。

根據金管會資料顯示,疫情爆發後,全體國銀平均逾放比在6月底一度惡化到0.25%,9月底又降至0.24%,備抵呆帳覆蓋率也從第二季的549.78%提高至579.84%。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