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記者羅沛德攝)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出席本報主辦「2020台灣保險論壇」時指出,國內保險業資金高達30兆,為鼓勵保險業投資國內重大建設、產業,政府提出兩個施政方向,包含修正保險法146-1、146-3、146-5條,鬆綁保險業投資限制,並放寬保險業取得投資事業董監事1/3席次門檻,草案已送政院;其次,政府自償性債務可發行乙類公債,讓保險業資金導向公建。
壽險資金投資公建僅0.26%(製表:財經群組)
修法+獎勵 鼓勵保險業投資公建
副總統賴清德(中)出席自由時報主辦的「2020台灣保險論壇」,並和與會主談人合影。(記者羅沛德攝)
龔明鑫指出,未來3到4年,國內半導體相關產業如物聯網、AI等,大廠台積電、美光預計投入2.6兆;綠能建設方面,預估2025年,離岸風電投資金額上看1兆、光電投資達5000億元,其中有很高的自償性;且台商回流等三大投資方案,估有7成需要融資或其他資金協助;加上「前瞻2.0計畫」在綠能、數位建設等項目也有很高的自償性,盼可引導國內資金投入相關產業以及基礎建設。
他強調,2017年以來,政府陸續鬆綁、提出獎勵措施,鼓勵保險業投入新創、5+2重點產業、公共事業及長照投資;近期金管會提出「保險法修正草案」,其中146-1、146-3修正草案,放寬保險業投資國內股、債額度限制,保險業對每家企業公司債投資額度計算基礎由「實收資本額」改為「業主權益」,以台積電為例,修法後,單一保險業對台積電公司債投資金額可增加1千億。
保險法146-5修正草案更放寬保險業投資公共建設、社福事業派任董監事不得逾1/3席次等限制;龔明鑫指出,由於這部分可能引發破壞產金分離的疑慮,因此若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有疑慮,可另做規範或增訂限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