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貿港區今年貿易值估1.6兆 再創新高

2022/11/04 16:49

自貿港區今年貿易值估1.6兆,再創新高。資料照,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交通部六海一空自由貿易港區,受惠於全球半導體及電子零組件供應鏈布局改變及供需調整,去年營運績效首次突破「兆」元大關,達1.29兆元。今年前9月累計進出口貿易值已達1.27兆元,接近去年水準,預估今年可超過1.6兆元,再創歷史新高。航空客運方面,10月開放入境免隔離後,平均每日入境人數已較9月成長6成。

交通部航政司副司長韓振華表示,為掌握這波全球供應鏈改變帶來商機,正加速海空自由港區建設及招商,包含桃園機場遠雄自由港區四棟加值廠房,預計112年6月完成興建營運,並引進物流加值及電子零組件製造產業,預估可提供8000個就業機會,年產值增加1500億元。

高雄港洲際二期第七貨櫃中心,第一階段預計112年5月開始營運,將發展轉口貿易、倉儲物流業務,113年5月全部營運後將創造200個就業機會、年產值增加4.59億元。

台北港物流倉儲區第二之1期開發,第一階段預計115年12月取得營運許可,將導入國際物流、冷鏈及電商業務, 119年全區營運後將可提供1500個就業機會,年產值增加28.2億元。

航空客運方面,台灣從10月13日起入境旅客免除居家檢疫後,入出境旅客人數已顯著成長,韓振華說,今年9月平均每日入境人數(含入境轉機)約為8500人,10月13日至10月底平均每日入境人數(含入境轉機)約為1萬4000人,成長幅度超過6成,其中外籍旅客來台以越南、日本及泰國為大宗;國人出國則以日本、美國、越南為主要目的地。

為因應疫後客運市場成長需求,國籍航空公司已陸續規劃增加航班及航點,多家外籍航空公司亦將飛航臺灣,以今年12月為例,平均每週飛航1088班,較解封前成長約8成,其中東南亞飛航388班、東北亞飛航382班、歐美、中東及大洋洲飛航174班、中國及港澳飛航144班,並以日本航線飛航班次最多,每週飛航300班。

今年新增航點包含歐洲慕尼黑及米蘭,復飛航點則有首爾金浦、釜山、濟州、大邱、襄陽、亞庇、長灘島、公主港、峴港、吳哥窟、清邁等;至航空公司部分, 江原、釜山、德威、真航空、大灣區、 澳門 、全亞洲 、馬亞洲、泰亞洲、泰微笑、泰獅子等11家外籍航空公司,已規劃今年11月至12月起復飛 。

交通部強調,現正是疫後國際經貿秩序重整及邊境開放的關鍵時刻,為善用疫後產業復甦及活絡經濟活動轉機,除持續推動海、空港自由港區開發建設、積極鬆綁法規、推展新營運模式外,也將適時導入智慧化創新科技提升機場、港埠與物流效率,並配合邊境鬆綁政策積極增加航線、航班、航點,期引進人潮、帶動投資並使貨暢其流,進而促進國家經濟與產業發展。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