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台商特性 陳添枝:彈性是最大強項

2016/04/21 16:09
談台商特性  陳添枝:彈性是最大強項

準國發會主委、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談及台商特性,他表示,台商普遍有中、美、日三種臉,分別影響家庭觀、企業文化及社會性,受國家文化差異影響,最大優勢在於靈活彈性。(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記者吳佳蓉/台北報導]準國發會主委、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今出席「新世代台商戰略4.0高峰論壇」,談及台商特性,他表示,台商普遍有中、美、日三種臉,分別影響家庭觀、企業文化及社會性。受國家文化差異影響,最大優勢在於靈活彈性,以鴻海富士康為例,雖然員工百萬人,但要撤廠,保證半夜就可撤走。

陳添枝表示,台商的第一張臉是中國臉,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傳統家庭觀中,存在「爸爸說了算」權威性文化。第二張臉是美國臉,主要表現在企業文化、組織決策之上,舉例來說,在台積電裡,員工多直呼董座張忠謀英文名字為Morris。

他指出,第三張臉為日本臉,日本統治台灣50年,不僅留下一些用語,也對台商在進行企業與企業間互動時,產生很大影響,在社會行為上會強調體貼、替人著想。

上述影響形塑出特殊的國家文化差異,對台商企業產生影響,陳添枝表示,台商企業的決策層級較扁平,傾向個人主義、機會主義及短期視野,願意承擔風險的意願也相當高。

話鋒一轉,他舉個人經驗為例,新總統選出,自己將入內閣工作,「不知道520後老共要講什麼話,」風險完全無法防止,台灣環境具有這樣的特性,移民國家在政治上無法控制自己的未來,自然傾向機會主義,及時行樂。

陳添枝表示,最終也培養出台商靈活彈性的最大優勢,台商生產線一年可換一種產品,投資及生產方式設計一定會保留彈性,設廠之初就會嚴密考量。舉例來說,不要看鴻海在中國雇了100多萬人,要撤雖然得支出一些費用,但只要想撤,保證半夜就可撤走。最近鴻海從深圳大量從產線往北移,就當順暢。

他但建議,展望未來,台商應發展品牌,作為克服技術較淺盤、跨領域整合能力不足的動力,此外也需文化變革,改抱持長期視野。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