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財經週報-運輸業〉台船︰沒有立即影響 未來則須觀察

2025/05/12 05:30

台船認為,對等關稅導致造船相關設備及貨載量減少,後續影響待觀察。(資料照)

記者王憶紅/專題報導

造船業營收及

國內最大的造船廠台船(2208)指出,對等關稅對台船無立即影響,但因對等關稅導致造船相關設備、原物料漲價,以及供應鏈斷鏈、船舶貨載量減少,則會影響造船市場,因而後續影響須持續觀察。

台船董事長黃正弘表示,對等關稅恐推升造船相關設備、原物料漲價,將墊高造船成本,且因造船相關設備供貨不確定性,恐延誤交船時程,而延誤交船時間罰責很重,延後一日交船的罰款約是船價的千分之一,增加造船廠負擔。

除設備、原物料上漲外,黃正弘說,若高關稅實施後,採購商將高關稅反映在消費者身上,則消費力道恐減弱,在採購商減少商品採購下,船舶載貨量將減少,航商不排除會減少新船訂單,也影響造船廠的營運,因此高關稅的影響性必須持續觀察。

美國除推出對等關稅外,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宣告對中國建造的船舶靠泊美國港口,今年10月14日起將徵收額外港口費,試圖重振美國造船業並挑戰中國在造船業的主導地位。至於美國造船產業是否可以恢復過往榮景,黃正弘分析,美國要重振造船榮景,至少需要25萬名工人,但目前便宜的外籍人士遭驅逐;而美國過去商船船廠設備老舊、甚至已報廢,短時間要提升產能,挑戰很高;再加上美國目前沒有商船供應鏈。因此要解決上述三個問題,美國造船業才有可能起死回生。

黃正弘分析,目前中國造船市占率近60%、韓國30%、日本小於10%,台灣僅0.5%;未來若中國流出30%的造船量,預估韓國將是最大受益者。

台船爭取中國船舶外流訂單

黃正弘指出,就廠區而言,台船目前擴廠機率不高,且台船造船成本較高,因此除降低成本外,也將建置AI智慧船廠,台船未來會將AI智慧船廠的成功經驗轉移到國外,爭取中國船舶外流的訂單,同時會強化設計能量,積極發展雙燃料船舶、電力船、無人船等,取得技術領先,價值出來,價格就不是問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