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昀/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出席《自由時報》主辦、中華電信協辦的「2025國家安全與經濟韌性論壇」,賴致詞時揭示台灣國安韌性四大面向,針對經濟韌性,賴清德特別提及要協助160萬家中小微型企業升級轉型、因應對等關稅,並盼金融單位在風險承受能力範圍內「雨天不收傘」,共度難關。
賴清德在自由時報林鴻邦社長陪同下步入會場,並發表致詞。賴清德認為,國家安全韌性包含供應鏈安全、數位通訊韌性、全社會防衛韌性、經濟韌性四個面向。在經濟韌性方面,固然台灣經濟近年持續表現亮眼,全年經濟成長率預估達4.45%,連續兩年高於全球平均,但我們也應該特別注意中小微型企業後續的升級轉型,以及因應對等關稅的應變能力。
賴清德強調,未來將強化金融機構的幫助,除了落實行政院長卓榮泰提出930億元中小微型企業照顧方案之外,希望金融單位特別留意中小企業的需求,「雨天不收傘」,要共度難關,相信以台灣中小微型企業的體質,在政府協助下,有機會克服難關繼續往前走。
賴清德提醒,金融機構在核貸的時候「雨天不收傘」,但也要去注意本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確保資本在台灣能自由、安全、高效地流動,並藉由支持金融創新、產業升級與跨境投資,打造一個不斷鏈的金融體系,讓台灣的企業能夠立足台灣、佈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能夠達到在國際舞台持續發揮我們的影響力。
除此之外,賴清德提到,國家正積極推動「AI新十大建設」,讓人工智慧深入百工百業,提升各行各業的經營效率、創造新的價值,展現台灣新的競爭力,厚植台灣的經濟韌性,只有讓高達160萬家的中小微型企業,體質增強,韌性增強,國家的經濟體系才能永續發展,「韌性不是被動防禦,而是主動塑造未來」。
賴清德強調,台灣的戰略藍圖,不只是抵禦風險,更要創造機會;不只是保護現狀,更要開創新局。唯有在戰略自主、科技安全、社會穩定與經濟多元之間找到平衡,台灣才能在動盪世界中站穩腳步,成為全球民主陣營可信賴、也可貢獻力量的重要夥伴。
相關新聞煩見
2025經濟韌性論壇》賴總統拋「主權衛星」計畫 確保資通訊不斷鏈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