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面對預售建案仍堅守實價揭露房價,兩大房仲業者發布的中古屋房價指數已經同步下跌,甚至部分都會區第二季房價已跌破一年前的房價水準。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現在已經脫離房價連續創高的景氣高峰,許多區域房價指數出現季減或年減趨勢,若搭配整體建物買賣移轉與預售買賣件數揭露,房市均出現量縮訊號,實務上也發現願意讓價的屋主慢慢增加,如此氛圍之下,房市已經進入盤整階段。
根據政大永慶房價指數最新發布,第二季全台指數為147.87,對比去年同期、年減約1.2%,而六都加新竹縣市中,除新竹縣市為跌破去年同期外,其它六都第二季指數全數跌破去年同期,又以台南市年減幅最大、約2.48%,高雄市年減幅最小,不到1%、約0.93%。
再觀察最新發布的第二季信義房價指數,全台指數年跌幅約0.1%,六都加新竹縣市中,新竹縣市、台中市與高雄市均跌破去年同期,年減幅落在0.79%至3.38%間、又以新竹縣市年減幅最大、約3.38%。
大量交屋潮到來 房價有修正空間
房產業者解讀,由兩大民間房價指數來看,成屋、中古屋房價已經率先反應跌勢,加上後續大量交屋潮將推升待售成屋供給量,預期成屋房價還有修正空間。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雖然兩家房仲業者以自家集團經手交易資料為骨幹,選取樣本有差異,因此兩家在各都會區房價趨勢表現略有不同,但很明確的事,房價全面盤整期已來到,只是修正幅度不同。市況修正主要還是與資金荒之下,央行限貸措施進一步收緊市場交投,而限制性的買盤的出價能力受限,使價格不得不回測。
放眼未來半年,只要資金、管制條件不變,價格趨勢應該還是會向下,而明年還要面對今年的政治衝擊後座力,以及基層選舉的大亂鬥,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很難正面解讀。
而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分析,「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前,預售屋還可轉售,因交易相對成屋簡易、有效率,尤其在景氣下墜時預售市場更容易出現拋售、人踩人的慘況,房價更會明顯鬆動。但2023年7月預售屋禁止轉售上路後,整個預售屋買盤被鎖住,導致欠缺轉售戶賣壓,承購戶必須等到完工交屋後才能轉賣,因此,這波房價修正壓力以成屋最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