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長榮航太今日舉行法說,總經理謝新文指出,今年飛機維修量能從去年的18-19架,增加到20架,目前就第二季來看維修需求則是仍然暢旺,維修排程仍然滿載,而在航空業景氣回升下,製造部門營收也可期,全年營運可望較去年成長。
針對美國關稅一事,謝新文說,長榮航太的維修及製造業務來自美國客戶,分別佔22%及95%。經評估業務合約及交易特性後,確認現階段出貨及營收不受影響,主要是美國籍航空公司的飛機及零組件維修,依據合約都是在桃園機場廠區完工後交貨,後續運送及相關稅務由客戶端負責。在航材採購方面,未來來自美國項目可能因關稅導致成本增加而漲價,公司與客戶的維修合約,材料計費是大部分是以採購價格加收服務費計算,故如有材料漲價亦不影響利潤。
在製造業務方面,謝新文指出,目前主要客戶奇異及波音公司的交貨方式,都是客戶到廠提貨後,客戶自行辦理運送出口進口,不涉產品進入美國報關問題。而製造材料價格未來如變動過大,可依合約條款向客戶立案要求價差補償。
在台幣升值方面,謝新文說,主要的客戶多為國外航空公司或航太廠商,所以營業收入中約有7成為美元,但因購買航材及送修的需求,也有美元的付款支出,但整體損益還是受到美元貶值的負面影響,以2025年第一季損益表為基礎,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美元貶值1%則稅前淨利減少4100萬元。
謝新文指出,由於原廠新機交機延遲,航空公司為維持客運及貨運運能,也延租或推遲飛機退役時程,2024年退役飛機數較同期減少22%;平均退役機龄較同期增加2年,市場上維修需求增加。
在製造業務上,謝新文表示,已完成與空中巴士合作合約簽署,成功打入空中巴士供應鏈,直接供應組件至空巴產線;另也持續發展IC設備零組件製造業務,已取得多項產品訂單,首件開發及量產正進行中;至於國防部軍用商規艦載監偵型無人機標案,也依合時程巡行量產交機。
長榮航太為了空巴新訂單需求,日前董事會通過斥資4.83億元新建廠房,預計2026年第3季完工,2027年第一季投產,至於新增產能有多少? 謝新文說,因簽有保密條款,不方便透露。
長榮航太第一季合併營收為41.9億元,年增13.3%,稅後淨利為5.58億元,年增9.6%,EPS為1.49元。其中,維修事業在營收佔比為80%,製造業務在營收佔比20%。長榮航太第一季毛利率24%,創新高,長榮航太表示,主要是去年下半年陸續調整價格,且維修架次較多,在價量齊揚下,帶動單季毛利率走高。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