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川普關稅政策嚇到製造業 廠商未來展望創5年來最大跌幅

2025/05/02 21:10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指出,四月PMI反映許多廠商被關稅政策嚇到,轉為保守、觀望。(記者徐子苓攝)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中經院今天發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4月經季調後的PMI重挫5.3個百分點至48.9%,中斷連續2個月的擴張轉為緊縮,其中未來展望指數更驟跌23.1個百分點至36.0%,創下2020年2月、疫情以來最大跌幅,顯示美國關稅政策對未來前景造成影響,廠商選擇觀望。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指出,前幾個月廠商有出現關稅政策前的拉貨潮現象,而四月數據反映許多廠商被關稅政策嚇到,但也不能說極度悲觀,而是轉為保守、觀望,廠商在觀察90天暫緩期後的態勢,同時也與國外廠商溝通關稅要如何分擔。

連賢明還提到,4月PMI數據裡的拉貨潮,多是由飛機運送的半導體等產品為主,若是船運,從台灣出港到美國至少要45天,不同產業有不同的影響,因此目前還不能說是拉貨潮消退。

PMI以50%做為榮枯線,指數高於50%代表景氣擴張,反之則代表緊縮。5項組成指標中,4月經季調後的新增訂單、生產、人力僱用皆轉為緊縮,供應商交貨時間上升,存貨則持續擴張。

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業廠商的觀望態勢已反應在人力僱用指數,中斷連續11個月的擴張轉為緊縮。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說明,業者反應人力縮減是為了調整產能,主要是在派遣工的部分,而非廠內員工,這也呼應為什麼政府公告的失業率並沒有明顯上升。

非製造業部分,4月未季調之台灣非製造業NMI下跌2.8個百分點至51.0%,未來展望指數也驟跌19.7個百分點至29.1%。中經院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引發股市動盪,財富負向效果導致民眾消費信心下降,即便4月有春假與母親節檔期,相關產業仍回報消費力度與訂單轉趨保守。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