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資料照)
習近平提人民幣買油 沙國裝傻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提議,中國將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平台開展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不過沙烏地阿拉伯官員直言,現在還不是時候,也沒聽說這件事。
美元之所以是世界儲備貨幣,主要原因之一是它在全球石油貿易中占主導地位,若最終這些交易以人民幣計價,將大大提升人民幣的地位,也會威脅到美元地位。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Eurasia Group的中東業務主管卡邁勒(Ayham Kamel)表示,沙國是從戰略角度考量,希望與中國搞好關係,因為對方是不可或缺的經濟合作夥伴。他補充,儘管美國仍是海灣國家的首選合作夥伴,但沙國正制定新戰略:「雖然加強與中國的關係有風險」
他也表示,若公開用人民幣交易石油,可能導致美國和沙國關係進一步分裂。中國是沙國最大的原油買家,自1990年中沙建交,貿易額就達4億美元,2021年增長到870多億美元,沙國27%的石油出口及25%的化學品出口都銷往中國,中國從沙國進口的95%集中在石油和化學品。唯據熟悉內情人士透露,沙烏地與中國部份原油交易,有採取以物易物,就是沙國用原油,換取中國生產的民生物品,雖難認定是用人民幣交易,但性質已相當接近。
美沙2019關係惡化 美停售攻擊型武器
習近平近期抵達沙烏地阿拉伯訪問,又正值沙國和美國在能源政策和人權等問題上緊張加劇之際。
雙方關係惡化自2019年就開始。當時美國曾對當地異議記者Jamal Khashoggi死亡事件表達不滿,拜登還批評沙國領導者。2021年美國暫停向沙國出售攻擊型武器,兩國關係持續僵持。
2022年10月,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盟友(OPEC+)宣布每天減產200萬桶原油後,緊張局勢升溫,美國內部呼籲政府暫停向沙國銷售武器1年。
12月,西方國家對俄石油價格設上限,全球能源市場面臨不確定性。
美沙關係緊繃 中國趁隙而入
在美沙關係緊繃狀況下,中國的地位與影響力獲得提升,沙國先砸40億美元向中國購買武器,後來又傳出中國協助沙國研發導彈。
近年來中國發展快速,美國積極圍堵中國,一方面擔憂中國崛起對全球體系穩定帶來衝擊,另一則是防止中國取代美國的全球地位。
為了加速在國際上地位,那當然是在貨幣上擁有一定的地位。《紐約時報》指出,美元是世界大部分貿易與交易的主要貨幣,Corpay首席市場策略師沙莫塔(Karl Schamotta)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美元在外匯市場上滾動,就像一個「勢不可擋」的巨人,踐踏全球其他主要貨幣。
所以中國才會主張沙國用人民幣交易,而不是用美元出售石油給中國。
習外交攻勢 挖美國牆腳
自疫情以來,習近平9月進行首次外訪,至今會見了至少29位國家元首,美國國務院前亞太事務助卿羅素(Daniel Russel)表示,習近平會見或接待,是在故意拉攏美國的盟友,現在又會面沙國,是想告訴美國,這裡不是只有美國一個參與者。
經濟學人智庫(EIU)分析,習近平最近密集進行外交接觸,目的是為自己創造一個更良性的國際環境。《BBC》報導,美國在中東經營久、底子厚、利益大,但近期出現一些問題,而中國在中東交流少,但空間大,趁美國收縮,而尋求更大的外交突破。
中國最可能實現的是在現有能源交易之外,達成更廣泛的經貿合作。倘若人民幣國際化、安全合作上有所突破,將為中國、美國、中東各國三方關係注入新變量。
美中在中東較勁 美元地位被挑戰
《紐約時報》指出,海灣國家關係對中國來說相當重要,除了是最大的石油供應國,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並且是中國消費品和技術的重要市場,因為華為在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科威特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提供5G網路。
報導指出,習近平正在賭若能贏得足夠多的支持,並讓美國的合作夥伴相信,國家經濟未來與中國經濟緊密相連,那中國在國際地位上會提升不少,也會有能力抗衡美國,甚至總有一天取代美國。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全球大部分石油銷售以美元結算,沙國每日出口約620萬桶原油,即使只將其中一部分的計價從美元換成其他貨幣,也將是令全球市場震撼的舉措,並可能在其他國家產生示範作用,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霸主地位也會被削弱。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