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台股盤勢解析〉科技股財報傳喜 供應鏈漲聲響起

2024/05/20 05:30

台股與科技趨勢並肩同行

■楊金峰

作為台灣股市與經濟最主要的驅動產業,電子類股在4月中旬修正結束後,展開反轉強攻,創下類指新高;同時金融、航運聯袂起漲,使台指連日連登高峰。究其原因,與美國和其科技類股帶動的信心密不可分。

美國在4月新增就業數據趨緩及薪資增幅的降溫後,解除了市場對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降息預期延後的壓力,讓利率變動敏感的軟體股及中小型生技股承受的壓力得以暫時釋放,也讓投資者從CPI持續回升的態勢中暫時鬆了一口氣,市場逐漸打底穩定後,股債市亦呈現穩步回升的態勢。

科技巨頭財報強勁 打入一劑強心針

如果總經只是讓人安心,那科技巨頭的財報可說振奮人心。如Alphabet、Amazon與Meta等企業的財報表現強勁,為近期科技股打入一劑強心針,提供了4月下旬以來市場的回穩轉反彈一股支撐力量;此外,美國主要的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在第一季度不僅財報表現優異,總體資本支出(CAPEX)金額同比增長超過30%,超過市場預期,顯示出AI基礎設施投資的強勁動能,在成績亮麗的同時,展現對遠景的樂觀。

長期來看,數位轉型、AI發展與科技創新仍將是市場的主基調,相關產業預期仍將獲得顯著的收益。根據彭博數據顯示,主流投行預期標普500今年獲利成長率將達11%,其中第一季的每股盈餘(EPS)年增長率為5%,第二季則預計增長9.6%,這表明企業的獲利成長動能顯著改善。

台股站穩2萬點大關 小心獲利了結賣壓

但在一片樂觀中,仍建議投資人須抱持著謹慎。儘管大盤創高,然根據我國最新公布出口年增率,減緩至4.3%(前18.9%),遠低於財政部預估的8 ~11%,僅資通訊出口繼續維持高速增長114.6%(前165.1%),歸功於AI快速成長,再次確立其做為成長主基調的定位。從類股規模來觀察本波表現,近期台股創高的驅動仍主要來自大型權值股的表現,帶動加權指數連連創下歷史新高;然而,中小型類股則相對表現溫吞。也就是說,目前台股漲勢仍較為集中特定類型,並未形成全面走揚的態勢,顯示多頭的氣氛並不全面。投資人務須留意當前創高、2萬點大關站穩後,產生之高檔獲利了結賣壓,可能抑制續漲力道,進而發生技術面的修正行情。

在4月營收公布、法說會幾乎全部結束後,投資人應檢視手中持股是否有對應的營收成績支撐,從財務與財測進行篩選汰換,並留意6月Computax有無相關的短期機會。

惟長期而言,未來投資方向仍可基於AI與晶片之主軸,配置與產業環境與技術趨勢有關之產業鏈。以下幾個領域仍是未來投資的重點:先進製程晶圓代工、AI晶片、高階交換器通訊半導體、IP矽智財、散熱設備及伺服器等,這些都是台灣已有企業可受惠的部分。

在市場風險部分,關鍵因素仍是以下三個主軸:通膨、就業與利率。通膨的變化直接影響市場對利率政策的預期,進而影響整體市場的資金流向;就業市場的變化反映經濟的基本面,對投資者的信心有直接影響;而前兩者直接影響Fed的利率決策,對市場的流動性及風險偏好有深遠影響。至於地緣政治衝突與年底美國總統大選,除非有急遽惡化的態勢,否則依近期市場表現而言,投資人已逐漸適應該兩類風險的存在。

讀懂財報 搭乘這波全球成長列車

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仍可重點關注技術創新、AI發展及數位轉型等長期增長主題;操作時運用老生長談、但風險相對可控的分批佈局方式,並以財報驗證手中持股股價是否匹配其財務表現,長期搭乘這波全球成長列車。(作者為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經理人)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