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台股喊衝13000點〉2020年台股三大助力、兩變數

2019/12/23 05:30

半導體上游及設備供應鏈外資買盤,陸續回籠。圖為群聯。(資料照)

記者張慧雯、卓怡君/專題報導

美中貿易戰延燒,下游廠商不敢有庫存,報價持續低落,台塑四寶受害很大。 (資料照)

台股今年來到29年多的歷史新高,進入2020年,內外在環境依舊充滿變數。法人點出,2020年台股將有三大助力與兩大變數,值得投資人密切觀察。

瑞銀集團大膽預測,Fed明年上半年會降息3次。(法新社)

三大助力分別是去美化轉單效應、科技股獲利成長以及資金行情;

台灣銅箔基板廠商若具有相當技術將會逐步取代外商,避免貿易戰後續影響。圖為銅箔基板廠南亞。(取自南亞網站)

至於兩大變數仍是美中貿易戰發展與美國聯準會的動作。

電子龍頭多數對明年第1季的展望正向,尤其蘋果供應鏈可望淡季不淡。圖為大立光。 (資料照)

三大助力

〈去中去美化效應〉

積極靈活應變 台廠反成受惠者

美中貿易戰剛爆發時,原外界預期台廠恐成為最大受害者,但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台廠積極靈活應變,反而成為美國棄中及中國去美的受惠者。

野村投信分析,美中貿易戰為全球經濟帶來不確定性,企業紛紛將生產基地外移至中國以外地區,對台灣來說台商資金回流可望增加企業資本支出與勞動需求,進而提升消費力,有利內需消費產業表現;此外,因應美國品牌持續降低自中國進口比例,台灣的成衣與鞋子等具競爭力代工廠商可望取得更多訂單而受惠。

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朱冠華表示,美中貿易戰短期相對看好內需類股,主要是因政府祭出優惠關稅,鼓勵台商回流投資,廠商回台將會再蓋廠,如資產、營建或機電工程廠商的訂單能見度高;長期而言,台灣或中國本土IC設計業者和CCL(銅箔基板)廠商,若具有相當技術將會逐步取代外商。目前可以觀察到,中國正在加速驗證亞洲供應商產品,希望能夠取代美商,避免貿易戰後續影響。

他也認為,今年美中貿易戰隨5G發展轉為科技戰,2020年雙方對抗可能再由科技戰升級至金融戰,未來將可能有更多科技公司受到管制制裁、甚至限制投資中國等,但台廠卻可能因此受惠轉單效應。

〈科技股獲利成長〉

台灣科技類股 明年獲利成長15%

台股指數高檔盤桓,但外資法人咸認為明年仍是科技股當家!瑞信亞洲科技研究主管Manish Nigam認為,因美國課徵關稅可能引發庫存調整壓力,今年亞洲科技股每股盈餘仍會下修,預估台灣科技產業獲利今年將下滑12%。但5G將在2020年下半年全面啟動,亞洲科技股將迎來反彈,台灣科技產業明年獲利可望成長15%。

美系外資認為,2020年台灣GDP約為2.4%,在亞洲四小龍(台灣、香港、新加坡、韓國)居首,台灣2020年經濟表現相對顯得穩定,預估2020年台灣企業獲利成長可達11%。在操作策略上,建議加碼科技類股、原物料類股,減碼電信服務類股,至於金融與內需股維持中立看法。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去美化轉單效應和科技股獲利成長對於台股的助力已是不可逆的進行式,接下來重點在於觀察訂單放大狀態,審視預期中的受惠公司營收能否如期放大,獲利怎麼調整,以及股價合理性。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電子龍頭多數對今年第4季至明年第1季的展望正向,尤其蘋果供應鏈、伺服器與IC設計等領域,可望淡季不淡,預期明年多數公司有雙位數的成長目標,而未來展望佳的如記憶體、蘋果概念股、5G、伺服器、半導體也都是可以觀察留意對象。

〈資金行情〉

台股多頭行情 延續至明年首季

受到基本面展望樂觀,且旺季效應使得傳產、金融股落後補漲,近期台股頻頻走高,外資也更是積極加碼、今年買超台股超過2500億元。

凱基開創基金經理人顏克丞表示,「資金動能」是讓台股維持審慎樂觀的主要原因之一,從台灣M1B年增率及M2年增率的差距逐步擴大,以及海外資金匯回專法上路、台商資金回流等,都有助於資金挹注股市,持續帶動台股中、長線行情向上攻堅。除電子外,內需族群也值得留意,像是零售銷售、資產股等都是值得留意的方向。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台股持續飆漲、外資買超是最大動能,雖然11月以來偶見單日賣超動作較大,反應放假與獲利了結,但近期陸續見到半導體上游及設備供應鏈外資買盤陸續回籠。

保德信大中華投資長葉獻文也說,自美中恢復談判以來,外資已連續數月大買台股,若以去年流出3,580億元來看,目前回補2,500億元,尚有1,000億元待回補,資金面利多大於景氣面利空,台灣經濟動能無虞、外資將認錯回補;而根據過去歷史經驗,外資回補行情可連續4-7個月,在此波資金行情下,台股明年1月將重啟上攻,多頭行情有望延續至明年首季。

兩變數

〈美中貿易戰發展〉

兩隻大象打架 台塑四寶被打趴

美中貿易戰歹戲拖棚,打打停停。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對於美中貿易戰發展不多做期待,投資人應清楚定位美中貿易戰非短期可解決因素,美國打壓中國態度不會改變、中國「去美化」也不會走回頭路。

兆豐國際第一基金經理人許鈞雄也認為,從去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台灣一直被眾多媒體唱衰。許多學者專家預測,美中兩隻大象打架,夾在其中的台灣必深受其害。包括經濟學人雜誌也認為,台灣會在美中冷戰中淪為祭品;但事實卻是今年以來,台商資金回流超過7,000億元,台灣第二季經濟成長率達2.41%、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台股加權指數今年以來漲幅近2成、漲幅位亞洲前段班。面對全球局勢的改變,有人看到危機,也有人看到轉機,台股其實擁有很好的利基,面對這波全球趨勢,先立於不敗之地。

而美中貿易戰有人得利、也有人受害。以台塑四寶來說,今年就被貿易戰打到抬不起來頭來。高層主管紛紛表示,「美中貿易戰貌似緩和,但市場低迷狀態短期內很難改變!市場呈現有量無價(價格持續低落)的態勢,短期很難改變。」法人也坦言,市場需求仍在,但下游廠商不敢有庫存,塑化報價難以回溫是最大問題。

〈聯準會動作〉

明年降息次數 預測上半年3次

美國聯準會(Fed)今年11月第3度宣布降息,使得美股屢創新紀錄。投信業者表示,此次降息符合市場預期,但市場咸認今年內降息機率不大,但明年會不會降息?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美國、歐洲央行持續寬鬆,預期未來降息不易再見。

凱基2025到期優先順位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何立凱表示,第三次FOMC決議符合市場預期,未來聯準會是否持續降息,將視美中貿易談判進程及美國實體經濟數據的影響而定。

何立凱指出,目前美國勞動力市場強勁、就業穩健增長、失業率相對偏低,整體通膨及核心通膨皆處於低於2%的水準;不過,在企業投資及出口方面依舊表現疲軟,整體而言,美國經濟活動仍維持溫和增長,要再降息的空間與機率都有限。

有趣的是,國內投信多認為「明年美國降息機率應該不大」,但瑞銀集團卻大膽預測,下一次降息時點就在1月29日,瑞銀更預估美國2020年上半年GDP年增率僅0.5%、同時非農就業人口增長會降至5萬,這些種種情境,可能促使FOMC在2020年上半年就會降息3次。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