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理專靠邊站 機器人當你理財顧問

2017/11/27 06:00

首家機器人投顧平台正式上線,圖為大拇哥投顧行銷長王克瑞。(記者李靚慧攝)

記者李靚慧、王孟倫/專題報導

趕搭金融科技FinTech列車,銀行、證券、投信、投顧紛紛搶進「機器人理財」,部分業者更砸下重金,讓投資人免費使用,不少民眾因此躍躍欲試;不過,機器人理財到底「怎麼理」、「把錢交給機器人放心嗎?」

各家打著機器人理財的「自動化投資顧問服務(Robo-Advisor)」琳瑯滿目,但機器人理財真有這麼神?未來是否會受到投資人青睞?投資人運用此類資訊,到底應該注意哪些?

首先,機器人選股系統究竟怎麼選?機器人選的一定好?大拇哥投顧行銷長王克瑞直言,長久以來,民眾投資基金都以「過去績效」或是市場「熱門產品」來選擇標的,但透過數據檢視發現,業者主打的產品未必績效最好,機器人給的投資組合建議,因此,投資人也不可全盤接收,而是要多多觀察。

王克瑞舉例,台灣人喜愛投資境外高收益債券型基金,但分析投資金額前三大的標的發現,最熱賣的產品,其「未來到期收益率」未必最高。

演算法選投資標的 排除人為因素

事實上,所謂的「機器人理財」,並沒有真正的「機器人」,而是將過去由銀行理財專員提供的投資建議,變成由「演算法」(algorithms)產出,透過手機、電腦等網路,幫助投資人進行投資操作,其中,必須沒有理財專家等「真人」介入,才能稱為「機器人理財」。

金融業者指出,許多投資人之所以「捨棄理專、擁抱機器人」,就是不希望獲得的投資建議,繼續有「人為操控」因素,以及銀行理專的人情壓力。尤其,銀行財富管理業務最為人詬病之處,就是不少理專為了自身業績,頻繁建議買進賣出,機器人理財透過「演算法」產出投資建議,排除人為的干預性,大大提升投資自主性。

機器人理財省很多 只收平台費用

投資人可將「機器人理財」視為一種行銷手段,不過,卻也是利用金融科技(FinTech)產生的新型態投資服務,投資人藉由此科技,可以獲得比過去更好的投資理財服務;機器人理財與傳統理財最「有感」的差異在於「費用」,因為作業流程全由投資人自行在手機、電腦上操作,手續費較低,且低得「很有感」。

例如積極推動「普惠金融」的王道銀行,其機器人理財平台,就只依據每日淨資產總額收取年費率1.8%的「平台使用費」,且按日計算,申購手續費、轉換手續費、信託管理費「全免」。

機器人投顧大拇哥 國人自行研發

此外,因為科技的運用,過去投資人難以取得的資訊,現在也可以輕鬆獲得。首家由國人自行研發,利用Fintech處理基金投資的海量數據,即時評估基金投資內容,並據以推斷「未來」績效的機器人投資顧問大拇哥投顧(TAROBO,此字取自Taiwan和Robo),已在11月9日正式上線,一般民眾僅需線上免費申請即可使用。

銀行業者指出,過去民眾選擇基金,都只能看基金過去的績效,但「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各類機器人理財服務陸續上線,可使投資資訊更加透明,投資人只要善加運用,揚棄傳統的思維,將可使自身的投資更有效率。

把錢投進冰冷機器 投資人有疑慮

「投資是件很有溫度的事情,試問,你願意把自己的錢,投進冰冰冷冷的機器人演算法嗎?」一位銀行理專表示,投資人無法跟機器人討論或互動,萬一虧損了,也沒有真的人可以抱怨,這相當不符合人性,況且,財富管理的主要客層是高資產族群,他們習慣有專人服務,而不是虛擬的機器人。

民營銀行主管也直言,交給機器人自動化投資,若是賺錢當然沒問題,如果賠錢呢?後續爭議可能就不小,況且,國際金融市場變化多端,任何一個「黑天鵝事件」都可以會衝擊你投資的金融商品,機器人無法即時掌握市場第一手訊息,也沒有解析與應變能力。

對此,王道銀行資深協理吳昆倫指出,不少人擔心,機器人理財推出後,投資人若發生虧損,恐怕增加投資糾紛。不過,檢視機器人理財的交易流程,依據法令規定,一個全新客戶要使用機器人理財,需先開立數位帳戶及信託帳戶,過程中需簽署「存款約定書」、接受「風險承受度評估」、「同意推介」、簽署「高收益債風險預告書」、閱讀並同意「機器人理財服務的告知事項」,林林總總都須使用者閱讀、勾選「同意」。

投資人應詳閱契約 虧損無法理賠

銀行業者提醒,網路的特性就是「凡看過必留下痕跡」,未來消費者無法以「理專沒說清楚」、「銀行隱匿」等理由,要求銀行為投資虧損負責。

必須注意的是,即使系統提供了投資組合建議,要不要投資?投資多少金額?還是得由投資人自行決定。若市場出現變化,系統提出調整投資組合的建議,最後要不要調整?同樣得由投資人自行決定,不是把投資的工作全盤丟給機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