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大尺寸液晶面板設備研發聯盟 成軍

2007/01/24 06:00

〔記者曾慧雯/台北報導〕經濟部技術處與工研院結合國內面板設備及製造共七家廠商,共同成立「大尺寸液晶面板關鍵設備研發聯盟」,希望能共同創造國內面板產業第二兆產值。

「大尺寸液晶面板關鍵設備研發聯盟」參與廠商包括盟立自動化、均豪精密工業、大銀微系統、志聖工業、陽程科技、韶陽科技與億尚精密工業等七家公司,業界總共投入新台幣16億元,經濟部技術處則補助4.6億元經費,以降低廠商的投資風險。

國內面板產業在日韓大廠環伺下,面臨成本競爭壓力,現今台灣LCD設備投資平均每年1,400億元,2005年TFT-LCD製程設備自製率僅22%左右,大筆錢都被國外賺走,而未來隨著7.5代線甚至8代線的設立,設備需求還會更多。

技術處長杜紫軍表示,面板尺寸變大,未來靠飛機把所有生產設備運到國內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小,建立台灣自主的平面顯示器製程設備相關技術是有必要的,「大尺寸液晶面板關鍵設備研發聯盟」的成立也是推動設備本土化的重要關鍵點。2006年底,台灣平面顯示器總產值正式突破新台幣一兆元,將邁向第二兆元,商機龐大。

「大尺寸液晶面板關鍵設備研發聯盟」最大的特色就是垂直與水平整合各面板廠與設備商等成員,所有完成的設備都會交由奇美、友達等面板廠進行測試,以生產線的高規格來驗證這些設備,並針對面板廠的量產需求規格共同研發,再將研發成果快速商品化,及早進入市場。

奇美電子總廠長李金德指出,以前四代線時代,設備100%全都自日本進口,他認為本土貨並不輸給進口貨;此外,我國自產設備的售後服務好、廠商配合度佳,這些都是本土設備的優點。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