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部長申翰與輔導團前往災區關懷並提供防護包及安全帽,協助落實個人防護(勞動部提供)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造成嘉義、台南等地石綿建材房舍嚴重毀損,為避免災後民眾及作業人員在拆除與清理過程中,暴露於石綿風險,勞動部已前進災區,設置「災後重建防護指揮所」,並於七股、新營、後壁、白河設置4個「災後防護服務站」,針對受災戶屋頂損毀的修繕安全,主動提供宣導、輔導及諮詢服務,協助落實個人防護與作業安全措施。
勞動部長洪申翰指出,勞動部數周前即開始關注,風災後災區很多的石棉屋散落、被打落,無論是拆除或清運,都可能為作業者、勞工、民眾,造成健康的風險,勞動部已於7月25日發布《因應災後石綿屋瓦浪板拆除清理作業危害預防處理原則》,作業人員應至少配戴N95等級以上防塵口罩,並搭配護目鏡、防護手套、工作服、防護鞋等個人防護裝備;若從事屋頂作業,也應落實墜落防範措施,以確保整體作業安全。
職安署表示,石綿是一級致癌物,在屋瓦浪板的拆除與重建過程中,應守住安全底線,因應風災後石綿拆除清理作業危害,已啟動災後輔導協助機制,購置6000組石綿防護包,優先於台南市七股區及新營區設立勞動部「災後防護服務站」,提供作業人員防護包及石綿防護諮詢等協助措施,並增設後壁區及白河區兩處防護服務站。勞動部職安署也與地方政府安衛專責人員、工安輔導團、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以及中、南部營造業職業安全衛生促進會組成輔導團前往現場巡查,協助落實個人防護與作業安全措施。
洪申翰指出,勞動部已採購了數千的N95口罩與防護包提供地方政府、公所,發放給民眾或需要的人,如果有一些地方的組織,或者是民眾家戶有需求,歡迎向勞動部現場設置的服務站索取防護物資,若需要輔導團協助,也非常歡迎,勞動部希望民眾能意識到石棉屋對呼吸、健康上的風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