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魏國金、記者林菁樺/綜合報導〕《金融時報》昨報導,華府官員透露,台美關稅協議有望近日公布,台灣對美國的「投資承諾」介於日本的五五〇〇億美元與韓國的三五〇〇億美元之間,暗示是在四〇〇〇億美元左右(新台幣十二.五六兆),且這數字將計入台積電先前宣布將在美投資的一六五〇億美元(新台幣五.一八兆)。
報導說,該名官員表示,台灣的投資「不是含糊承諾,而是正在計畫,甚至已在進行的投資項目」;兩名熟悉談判官員透露,台灣支持在美國成立類似台灣的科學園區,相關計畫是美台雙方協議的一部分(即台灣模式)。
美官員:「台灣模式」助美發展晶片產業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告訴《金融時報》說,美國不會以高關稅「懲罰」台灣領先全球的半導體產業,台灣亦將協助美國如何借鏡台灣發展模式,以產官學合作方法,讓美國成為晶片製造強國。
吳誠文說,美國了解懲罰台灣不符合其利益,「台灣已和華府達成共識,未來台灣將支持美國發展晶片產業,以換取關稅豁免」。
他說,台灣科學園區體系獨特,也涉及如何製造晶片的訣竅,同時更關乎科學園區的管理、吸引廠商進駐及學術研究與產業整合,「沒有其他國家可做到我們已辦到的事情」。
吳誠文指出,台積電的多數美國客戶大都擁有全球業務,將晶片運到美國,再運往世界各地,並不合理。他認為,台灣致力於將先進研發留在國內,不允許國內產業遭掏空,「如果我們把研發移往海外,對我們來說很危險,新型武器和國防系統都依賴先進晶片」。
吳誠文說,台灣政府正尋求多元化經濟模式,聚焦於無人機、機器人及醫療科技等領域,希望有別於目前完全依賴半導體的狀況,「我們需要找到第二矽盾」。
經長:台美談判還沒確定「目前努力中」
經濟部長龔明鑫昨出席活動時說,關稅談判目前沒有確定的新進度,若有確定消息,應由副院長鄭麗君與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主動對外說明,「目前努力中」。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