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網銀將來銀行董事長郭水義。(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歐宇祥/台北報導〕純網銀的將來銀行董事長郭水義昨日參與本報舉辦「高峰對談—金融韌性,保持連結的關鍵力量」時強調,將來銀行以「雨天不收傘」為信念,期望在重大災難時能維持營運不中斷,且持續支援民眾與企業運轉,為此平時就以高標準來強化金融韌性;尤其將來銀行是「小核心、大周邊」,且營運韌性高,更能完成備援,期望能盡到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
純網銀營運韌性高 上雲、異地備援優勢大
郭水義表示,無論是天災或是更嚴重的災害,金融機構都應該要能做到「雨天不收傘」,才能體現作為社會公器的責任。他說,特別是科技發展至今,銀行與電信都是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一環,電網、電信網、金融網需彼此串連,才能讓金融體系維持運轉,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穩時,如何串連且有效運作就非常重要。
他指出,銀行的資本與流動性是重要管理指標,不過在面對網攻、戰爭或疫情等緊急重大災害時,會比想像中更需要強化整體金融業的壓力測試;因此,他認為,相關壓力測試的困難性應較現行標準更為增加,以彰顯金融業在異地備援、上雲等工作的重要性,也才能測試出金融基礎設施的韌性。
將來銀行是純網銀,不同於傳統金融行庫。郭水義說明,純網銀無論是在週末假日、連假或農曆年假,都是每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營運,也因此對軟、硬體架構的標準格外地高,不過同時也具備「小核心、大周邊」的特性,相對的,上雲與異地備援也較容易完成,這是一大優勢。
他強調,金融機構無論大小都需盡責,應以社會公器精神來完成雲端與異地備援,並攜手電信、金融等跨領域機構,強化演練與加壓測試,才更能應對天災、人禍與資安網攻等變局。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