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光互聯成AI時代「傳輸神經」 矽光子與CPO商機可期

2025/11/23 11:58

成為AI時代「傳輸神經, 矽光子與CPO商機可期。(圖擷取自奇摩股市)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全球AI發展已從「算力競賽」進入「互聯競賽」,隨著電訊號傳輸瓶頸浮現,光互聯成為AI時代新的「傳輸神經」,國發會「AI新十大建設推動方案」其關鍵技術也涵蓋矽光子產業,上週五台股大跌,光通訊大廠光聖(6442)更成為千金股中少數收紅個股。

野村台灣增強50主動式ETF(00985A)基金經理人林浩詳認為,光互聯成為AI時代的「傳輸神經」,AI對高頻寬、低延遲與極致效能的需求遠超過訓練階段,矽光子與CPO(Co-Packaged Optics)將成為硬體創新的核心,預估2026~2028年爆發期的商機可期。

林浩詳表示,目前矽光子技術已進入量產並持續升級,成為高速引擎,而CPO則將光引擎直接貼近GPU,掀起終極封裝革命;他指出,觀察輝達最新推出的Rubin與Rubin Ultra採用解耦推理架構,搭配NVLink 6.0高達3.6TB/s頻寬,預估2026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200億美元。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認為,台灣供應鏈積極布局,從晶圓代工、封測到光電元件全面投入,台積電(2330)、日月光(3711)、聯發科(2454)、廣達(2382)等企業領軍成立「矽光子產業聯盟」(SiPhIA),推動光互聯與 CPO(Co-Packaged Optics)技術,搶攻資料中心高速傳輸市場。

他也說,聯亞(3081)、全新(2455)、智邦(2345)、華星光(4979)等廠商加速量產800G至1.6T矽光子模組,預計2026年進入CPO與3.2T光引擎爆發期,2028年後6.4T技術將成為主流;而光互聯已成下一代資料中心傳輸神經,台灣供應鏈具備從晶圓到封裝、雷射至模組的完整鏈結,以矽光子量產能力為基礎,衝刺CPO技術封裝,預估2026~2028年爆發期商機可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