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立法院今(29)日通過《貨物稅條例》修正案,排氣量150cc以下機車汰舊換新最高可減徵6000元,有電動機車業者喊出,政府應同步對電動機車提出配套,否則電動機車行恐撐不住,會被迫關門倒閉。
立法院會今天三讀通過「貨物稅條例第十二條之五」修正案,將汽機車減徵貨物稅「汰舊換新」優惠延長至2030年12月31日止,新購排氣量150cc機車並完成新領牌照登記者,可減徵貨物稅每輛2000元,加上既有的汰舊換新減徵4000元,等於最高可減徵6000元。
燃油機車貨物稅減徵三讀通過,已引發純賣電動機車的機車行恐慌,有電動機車行就表示,新購燃油機車全面降稅 2000 元,缺乏配套措施,恐重挫電動機車產業,延宕台灣運具電動化轉型進程。
北市機車公會三蘆分會會長、鴻寶車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宗寶表示,政府喊出運具電動化時,他第一時間就響應,「同行都笑我傻,說賣電車很辛苦,但我選擇支持政府,賭上身家要跟著政策走。結果呢?電車補助逐年縮水,如今新購燃油機車都能降稅,環境部卻不願意對民眾新購電動機車提供補助,叫我們第一線業者情何以堪?」
洪宗寶感嘆:「這幾年的市場變化,造成電動機車專賣店一家一家收掉,倒下去的都是最相信政府、最用力投資、最積極轉型的車行,現在卻真心換絕情,這種感覺比什麼都還要心酸。」
嘉義市機車商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智慧嘉動力科技總經理陳慶全也認為,賣電動機車最辛苦的是市場教育,「我們花了好幾年,自己印文宣、辦活動,就是希望民眾願意給電動機車一次機會。結果這麼多努力下來,政府幫新購油車降稅,竟然沒有規劃配套方案來平衡市場,這不是擺明在扯後腿嗎?」
陳慶全進一步形容,「業者不是沒努力,是真心想把市場帶起來,但推廣電動機車就像扛著石頭上山,已經很吃力,政府還時不時踹一腳,叫大家怎麼活?」
陳慶全說:「外界只看到產發署電動機車相關預算執行率不佳,但這不只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代表街頭巷尾有好多家撐不下去的電動機車行,難道真的要逼我們這些小店家走上街頭嗎?」
陳慶全表示,產發署其實可以運用原本的計畫與預算,增加對基層車行提供「電動機車銷售獎勵金」,達成多贏的效果。
第一是重新宣示政府支持淨零碳排電動運具的決心、第二是讓苦等甘霖的機車行業者得到活水、第三可以避免產發署因預算執行不力而被審計部檢討、最後還可以挽救整體電動機車產業。
SMAT 表示,產業界都能理解調整貨物稅是因應關稅談判的必要措施,但若缺乏對電動機車產業的配套支持作為,恐導致市場走回頭路,讓多年來的電動化推廣努力付諸流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