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叫車平台滴滴公布最新財報,今年第一季營收年增近15%,但虧損擴大至13.5億人民幣(約台幣60.4億元),主要與司機薪資成本增加、消費者獎勵措施及營運成本增加有關。
《華爾街見聞》報導,叫車平台滴滴週三(29日)公布第一季財報,總營收為491億人民幣(約台幣220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4.9%,經調整EBITA盈利為9億人民幣(約台幣40.3億元),另外,該公司核心平台交易總額(GTV)為922億人民幣(約台幣4132億元),較一年前激增26.9%,核心平台交易量為37.5億單,成長30.3%,日均單量達3250萬單,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由於銷售和營運成本上升,加上司機薪水成本增加,滴滴淨虧損從去年同期的11.6億人民幣(約台幣51.9億元)擴大至13.5億人民幣(約台幣60.4億元),其中,消費者獎勵措施增加也侵蝕了滴滴的利潤,該公司還有一筆18億人民幣(約台幣80.6億元)的投資損失,主要是受小鵬汽車業績下跌有關。
據了解,滴滴去年8月將智慧車開發部門出售給小鵬汽車,退出汽車製造業務,而這筆58.4億港元交易,讓滴滴獲得小鵬3.25%股份,但小鵬汽車日前發布的財報顯示,該公司2023年淨虧損103.8億人民幣(約台幣465億元),今年第一季的淨虧損為13.7億人民幣(約台幣61.3億元),進而造成滴滴的損失。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