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由鴻海(2317)持股51%、裕隆(2201)持股49%合資設立的鴻華先進(2258)可望將於創新板上市,市場看好2.5萬輛納智捷LUXGEN n⁷電動車進入量產後若一帆風順,粗估巔峰年營收上看百億元,不過,鴻華先進已事先針對發展遠景面對的4項不利因素自我警惕,並提出相對的因應方案。
鴻華先進董事長由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兼任,去年營收2.96億元、年增3.47倍稅後淨損13.57億元、年減72.54%,每股虧損0.87元、年減70.58%;從去年營業比重來看,整車銷售業績佔整體68.89%、技術服務佔30.1%、其他1.01%;以地區銷售而言,台灣佔整體營收78.38%,東南亞21.62%。
鴻華先進去年在國內外進行的23件整車銷售業務,營業額為2.03億元,毛利率約13.87%,內部規劃每年至少推出1款原型車,去年的新產品Model C 台灣量產車及Model C 國外量產車,分別預計於今年及後年量產及交車;而另一款新產品 Model B原型車已於去年推出,招商車預計於今年10月對外展示。
關於發展遠景,鴻華先進評估目前已知的4項不利因素包括傳統車廠與科技巨頭後追力道強勁、研發過程曠日廢時、基礎建設不足,以及電池材料稀缺。
鴻華先進表示,福斯、通用、豐田、福特 、現代、賓士等多家傳統車廠陸續加入研發及銷售電動車,蘋果、谷歌、亞馬遜、微軟等科技大廠也投資佈局,鴻華產線將透過車型模組化方式開發不同車款,節省開發時間及成本,進而爭取所有電動車廠合作機會,使其成為目標客群而非競爭對手。
此外,鴻華先進也將藉由將底盤平台、電池包等區塊模組化,因應客戶需求彈性化升級,同時透過自行開發的電子電氣架構,縮短研發及測試車款時間、減少投入成本;關於充電基礎建設不足,鴻華先進有信心運用工程設計,持續優化風阻、輪胎阻力及動力設計,加上車電廢熱回收、煞車能量回收等技術,減少電能損耗。
關於電池材料稀缺,鴻華先進表示,目前旗下車款皆使用磷酸鋰鐵電池,優點為安全性較高、循環壽命較長、成本低及蘊藏量高等,缺點則為能量密度較低、低溫環境性能表現較差,將與電池模組供應商持續合作,以避免少數金屬原料蘊藏量低、價格較高且不足供應動力電池需求的風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